(一)
大概我是我所认识的人里,玩游戏玩的最不好,又最喜欢说很多游戏之外的话的人了。
(二)
游戏这东西,大概能提供两种不同快感。
一种是活成自己永远活不成的样子。长歌纵马,快刀杀人,小瘦子偏偏做肉盾,糙大叔转脸变萝莉。
看着游戏角色又美又舒服就够了。
一种,是夸张的活出了自己的模样。
那年写了篇文章,说从死亡骑士到法师的我,是发现了自己。
但我后来觉得,我如果真的活在魔兽世界里,一定不是个好法师。
因为我输出上不去,还总容易死,远远没有死骑玩儿得好。
估计,我能当个旅游法师,开个传送门,没事拉个桌子做点吃的和水什么的,拍拍照截个图,千万别遭遇敌人……
而死骑则是在战场里大杀四方,赢了就换装备,输了就再来,连奥山都能打赢过。
嗯,后者,绝对不是我现实中的画风。
(三)
我玩游戏喜欢找代入感,要先找到代表自己的那一种,或者那一个,如果找不到,这游戏玩不长。
当然,找到了也玩不长。
作为一个当年玩LOL会给法师出肉装的变态,我玩王者荣耀一开始是奔着坦克去的。
但是后来发现不管是东皇太一还是庄周还是钟馗,用着都不舒坦。
换了以前常玩的法师,依然还是不痛快。结果就玩成了射手。
玩着玩着,渐渐就发现射手这种定位和现实中的自己的相同点。
首先,我们都是脆皮。现实中的我一定穿不起来板甲,也拿不动大斧子,如果和人打架,照面接不住对方一拳就得倒下。
现实中的我出活快,但不细致,容易有错,但绝对能在极限时间之内完成,像射手的普攻效率高,有打没打就几秒,想持久战真打不过对面。
唯一不同的就在于有的射手大招能抢人头,有的大招能晕人而已,能差哪去呢?
(四)
渐渐的越来越不喜欢那种工期拖得太长,需要长时间来磨慢工来做的活计。
不能尽快的出结果对我来说是种折磨。
对线时要么你死要么我死,三招出去直接见结果多好,磨来磨去又不是打副本。
于是,渐渐明白为什么当年玩儿得下去NBA2004却玩不下去实况足球。很简单啊,游戏时间同样是二十分钟,足球可能,没比分,篮球能破百,是输是赢,你先来个痛快。
也明白了为什么金庸和古龙同时读的时候,会喜欢古龙。
招式漂亮,有文化有内涵,但是说了半天都不见个结果。
不如一刀而决,一闪即没来的痛快。
就好像那时候玩三国杀,管你是谁先弄死一个省心,一点也不在意输赢。
(五)
是的,我之所以玩哪个游戏都玩不好,就是因为不在意输赢。
不在意输赢,就不会去练。玩游戏和学习一样,都需要大量练习。我,自始至终靠的都是天赋点,语文数学,会的就是会,不会的我也懒得管,爱咋咋地,顺其自然。
不在意输赢,喜欢那种紧张刺激的游戏过程。
只要有人头就开心,不管谁杀的。
所以,我在游戏团队中,一定不会是个好队友。
一场团战过后,别人会去回忆技术的失误,而我回忆的却是情节的精彩。
钟馗先放钩子拉人过来了,然后亚瑟跳大,接着王昭君放大招了,但是活到最后的却是狄仁杰。看着太像电影了,至于笑到最后的是自己人,还是对手?这就是场游戏啊,一点都不重要。
玩儿到最后,我们可能都在庄周的梦里。
(六)
是个游戏最后就会报数据。
那战报像极了我们的人生。
只有冰冷冷的战绩,杀人和被杀次数的比例以及补兵打钱的多少最后会给一个评分出来,高的就是MVP。
很多人在数据之外做出的贡献,该团战时团战的魄力,该独自一人偷塔时的勇敢,该打大龙时的战略眼光,往往都被数据所埋没。
天梯榜上的大神们一定是技术过硬,思维敏捷,既有大局观也有微操的游戏学霸,但是,有多少人在冲分的过程中被套路化了呢?
(七)
愿我们都能活成自己。
寸
荣耀属于你,我的朋友
二零一七年六月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