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骨灰再过几小时就要安葬了,人生几十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终将是一缕青烟,一捧黄土。
父亲这一生为生存、为生计、为子女、为家庭而操劳。婆婆爷爷去世很早,家里也很穷。父亲几岁就跟大伯到远离家乡到重庆城求生,靠大伯拉黄包车为生,常常食不果腹,要等到大伯拉车回到家里才有吃的。记得父亲曾经说过肚子饿时捡甘蔗巅充饥,饿得几近跳江。和母亲结婚后有了我们四个子女,长年两地分居。各自承担家庭的重任,母亲在农村拉扯我们四个子女,父亲在城里当临时工找钱补贴家用。所幸的是父亲找到我妈妈这样的好妻子,不仅一个人在农村把四个子女照顾得很好。还时常顾及远在重庆的父亲,那个时候没有各种零食,当然也没有钱买零食。妈妈怕夜晚在家加班帮别人做家具的父亲饿着了,就在农村用阴米晒干了磨成面,拿到城里来给父亲当夜宵。这样的日子在改革开放后才稍有好转。母亲来到了城里,虽然一家六七口人蜗居在二十几平的小房子里。但家总算团圆了。父母亲很好客,那个在巴县衙门二巷19号小小蜗居后来成了侄男侄女及我的同学朋友经常提及的乐园。
正因为吃了很多苦,知晓生活的艰辛。知道城乡生活的差距。父亲才对我的要求特别严,也可能是我小学成绩不错父亲才对我寄予厚望。正因为这个原因四个子女中他是最爱我的。(后来我和妈妈说这事,妈妈说不是,我们四姊妹他们都是一样的对待,但我还是觉得我受的宠爱多一些)但我上初中后成绩下滑很厉害,我记的那年春节因为我的成绩很差,父亲的脸一直很阴沉,一家人都没过个好年。当时很痛恨父亲给我的这种压力,我想以后我一定不要给自己的孩子太大的学习压力,但事实证明我似乎错了。春节后我就转学到当时邻水很有名的一所初中,但是很不幸的是一年后我就被淘汰回来了。很奇怪的是我的成绩又慢慢地好起来了。我还算争气,跳出了农门,端上了铁饭碗。父亲的操心算是没有白费。
父亲很瘦,一直很瘦。但身体却一直很好。直到前年6、7月份。我一直以为父亲会很高寿,虽然已经快80岁了,但我觉得他老人家再活个10来年没问题。那知道先是心脏病,紧接着来了脑梗,加上二十多天前的意外。父亲就这样突然走了。生病以来这一年多,父亲突然看开了,不再为钱为这样那样的烦心事操心了。虽然他行动不便,生活质量不是很高,但这样无忧无虑、开开心心的生活我还是希望他能多过几年。无奈天不遂人愿。痛哉我心。
多年不写字了。语法语句多有不通,但字字句句皆出至于心,谨以此文悼念亡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