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常识》心得(十四)
勇气读书会
打卡第48天
今天我读的是《教学常识:既是技术,也是艺术》的46.47.48节。
46.让教学扎实的五大源泉
扎扎实实上好每一堂课,是所有教师的期望。扎实从何而来?它有五大源泉。即清晰,细节,停顿,运用,写练。
第一扎实在于清晰。思想清晰,行动才会清晰,思路清晰,出路才会明晰——思路决定出路,是一条亘古不变的常识。学生清晰,为谁而教?内容清晰,教什么?教学生不会、不懂和没有的,教学生需要的。目标清晰,教到什么程度?方法清晰,怎么教?环节清晰,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指令清晰,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必须清晰。
第二扎实在于细节。教学在细节处落实,才可能有扎实的品质。比如小组合作前的分工和规则,代表发言的第一句话,全班交流时的板书使用等。
第三扎实在与停顿。教学是停顿的艺术,也是等待的艺术。学生有错误时停下来帮他纠正,学生有亮点时停下来,给他鼓励帮他放大。要让课堂变成“扎根课”不要“滑冰课”。
第四扎实在于运用。教师需要创造及时运用知识的机会。
第五扎实在与写练。夸美纽斯曾言:所教的科目若不常有适当的反复与练习,教育便不能够达到彻底的境地。
❤️❤️❤️❤️❤️❤️❤️❤️@@@@@@@@@@
47.把课堂变成课型
“课型”不仅是一种类型,而且也是一套体系化的结构和一些必备的标志。课型就是通过教师结构化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进行结构化的学习,围绕序例化的教学目标或教学内容形成的具有过程性和规律性的操作体系的某一类型的课。把课堂变成课型,倡导的是:以课型的方式上课。
把课堂变为课型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如下误区:
误区之一,课型研究中的“无学科”。
误区之二,课型研究中的无人化。
误区之三,课型研究中的无目标。
误区之四,课型研究中的点状化。
具备以下条件“课型”才得以成立。
一是明确课型的育人价值。
二是设计系列化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三是形成课型的教学过程结构,包括教学程序、步骤和相关要求。
四是采用系列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技术和注意事项。
五是确立系列化的教学评价标准。
六是撰写一定数量的教学案例、随笔、论文。
❤️❤️❤️❤️❤️❤️❤️❤️@@@@@@@@@@
48.把教法变成学法
教师是帮助学生的人,教学,就是帮助学生学会怎么自主学习。要真正做到“教会” ,必须在方法上做文章,就要在教学的方法和学习的方法的结合上下功夫,即把教法变成学法。
如何把教法变成学法?一是教师备课既要备教法,还要备学法,既要考虑教的情境,也要设想学的情境,学会设身处地考虑。二是教师要做出示范,要有现身说法。把教法变成学法,教师怎么通过展示或表演,让学生看到可依的法,可“参”的法,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
其实教学是一门科学,是因为教学的过程需要严谨的逻辑思维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比如从准备教案、教学日历、讲稿、课件等工作开始,都需要理解整门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从而有目的性、针对性地传授知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是技术也是艺术,之所以将教学也理解为一门艺术,是因为,教育工作者除了传授知识,更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所谓“身教胜于言教”,当老师要为人师表,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们,除了教知识,更要教做人。在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有耐心无偏见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这些都是艺术。当然包括老师的语言,举止,风度,对于一个好老师而言,这些都是艺术。当然,教学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和对学生的重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要有必要的技术和一定的艺术水平,可以让自己的课受到大多数人的欢迎和认可,但是,前提都要有一种正确的态度,一种对于自身事业的发自内心的热爱。若自有技术,那只是照本宣科的死板理论,没有人会喜欢这样的教学方法;若只有艺术,那也只是一种作秀罢了,或许会有人比较喜欢,但当他们好好想想后就会觉得根本没有任何意义。而态度,是两者的根本,有态度才会正视,有态度才会努力发展,就是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