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

积着的灵感,使得想写的主题有很多。挑去挑来,风声先行。

孔老先生说:“六十而耳顺。”依我之见,真正通达之人,能够耳顺的绝不仅是谗言忠言,更是满天飞的风声。


才疏学浅,不谙世事,幼稚让我极其容易被风声左右。

面对一件刚发生的大事件,一本刚读完的书籍,甚至是一部刚刚看过的电影,我会下意识的使用百度,微博,贴吧,豆瓣,知乎等等我所认为的“高格调”软件去挖掘其更深层次的内涵,或者社会主流思想对它们的看法。

缺乏独立思考的精神,使得我一味的去接受别人的价值观念。而我第一个看到的网友的评价,就很可能成为我对此事根深蒂固的观念。

就像茫茫草地,风一吹过,幼草就在无意之中,随风倒下。


一个人的风评也极其容易左右我对他的态度。

明明根据自己的判断,这是一个很值得信赖和交往的人。却在茶余饭后,在睡前夜谈中,听到关于他的丝丝风声,听到一些夸大,甚至是误传和谣传的所谓过往,因为另一个人随随便便的两句“这不是什么好人”“你要离他远点”“他以前怎么怎么样”八卦,怀疑自己原有的想法。在面对面的交往中,又次次都能想起那些故事,心生防备,刻意疏远,保持距离。


风评,很多时候,其实是对一个人极片面,最富有个人情感偏向的东西。本来不可信,可当它一入耳,便像束缚齐天大圣的紧箍咒一样,控制着人的情感与理智,进而控制言行举止与交往行为。


《逍遥游》中说:“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每个人都是鼓风者。我背后碎碎念另一个人的时候,千千万万个像我一样的人在议论我。是好是坏,我也无法决定。所以朋友圈中的人可能对我本人会有更为深刻而全面的认识,而游于圈子之外的,因为或好或坏的风评,因为这种刻板的第一印象,明明素昧平生,却无视甚至是憎恶我的就数不胜数了。


我想,我们都需要摆脱风声对于心的束缚。于人于己,这种过于偏颇的流言总显得有些不太公平。

一个生龙活虎的大活人就站在你面前,有自助判断能力的你,何苦把自己装进别人的套子里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曾经在寺庙里,听过一个下午的风声。 那不是初一,也不是十五,不是为爱情求签,也不是为亲朋祈福,只记得是一个寻常的...
    江昭和阅读 1,907评论 15 90
  • 拾级而上,升至山腰,瞑目独立,听清风入松,那声音会让你陶醉。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风更大了,声却似息了。其实并...
    净翕阅读 358评论 0 0
  • 世间有许许多多的事都是由麻烦组成的,工作是小麻烦堆积的,生活是小麻烦组成的,人生是大麻烦的集合点。 若抱着怕麻烦的...
    瑾瑜菇凉阅读 1,52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