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在我大学时代就已入耳,当时年轻懵懂,只觉其意味深长,却不甚了了。时至今日,有了复杂的经历,让我浅谈一番对此的新见解。其实,这句话描绘的是个体对世界认知的逐步演变过程。
(一)初识世界的直接与纯真 ——“看山是山”代表的是我们对世界最初的认知状态,一种直观而纯粹的感受。幼时的我们,依靠眼、耳、鼻、舌、身五感,直接感受周遭的一切,所见即所得,简单明了。那时,我们的思维尚在雏形,依赖着自然赋予的敏锐感官去探索世界,一切反应皆出自本能,未经雕琢的直觉反应构成了我们对世界的初步印象。
(二)步入社会的认知升级—— 而后,“看山不是山”,标志着认知的深化。随着年龄增长,我们踏入社会,面临种种生存挑战,那些曾看似简单的事物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社会规则和逻辑。如同孩童时期直言无忌,成人后的我们学会了话语的斟酌,每句话背后都承载着理性的考量。这是因为,单凭直觉行事,在复杂的社会中往往招致困扰。此时,理性思维逐渐成为我们审视世界的透镜,开始探究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以求更好地适应社会,确保生存。
(三)回归本真的智慧—— 最终,“看山还是山”,并非简单的回归起点,而是历经理性洗礼后的再次出发。当我们洞悉世界的复杂性,理解了生存的本质,可能会发现过分依赖理性分析,虽然有助于应对挑战,却也可能使人陷入过度思虑,失去生活的乐趣和直观体验。这时,我们需要找回那份原始的感知力,让理性与直觉和谐共存,既能看到世界的深刻内涵,又能享受其表面的美好。看山还是山,但此山已非彼山,我们以一种更成熟、更全面的视角重新欣赏它的美好。
简而言之,人生的智慧之旅从直观感知开始,经过理性的洗礼,最终达到一种超然的平衡。在条件允许时,如孩童般无忧无虑,简单生活亦是一种幸福;而在必要时,则需运用智慧,深刻洞察世事。
生命最终的意义在于体验,在经历复杂之后,有这份“看山还是山”的返璞归真,无论世界多么纷繁复杂,我们都能以一颗平和之心,去感受那份最质朴、最真实的美好。
当然,“看山是山 ,看山不是山, 看山还是山”,这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因为,每个人面前的山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