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完了中文版的《谁动了我的奶酪》,非常幸运能在这个对的时间读到了这本对的书,因为我现在刚换新工作还不到2个月,而且新工作和我过去4年的工作不太一样,我从一个传统软件行业的程序员转变成为了一个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策划,没有了原来熟悉的业务领域,没有了原来熟悉的代码世界,互联网行业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的。旧的奶酪已经不在,它就是我新的奶酪!
在工作转变的过程中,我觉得我是“嗅嗅”,我发现互联网行业的前景比传统软件行业前景要大,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行业对我来说就是一块新的奶酪。
然后我就变成了“唧唧”,经过了几个月的思考挣扎,我离开了熟悉的工作,投入到了寻找新奶酪的迷宫中去,一开始的时候信心满满,觉得我有这么多年的产品经验、写代码养成的思维逻辑、对产品专注的主观能动性等优势,应该可以很快速的找到我要的新奶酪!
两个月之后,虽然当初的初心还在,我依旧对我自己充满信心,但是我还是在有些地方,变成了“哼哼”。
首先一个是不被重视,原来的我独立带了一个程序员团队,我是程序员又是产品经理,产品的技术架构和产品设计,都是我,所以我觉得我的存在感很高。现在呢,我是一个产品策划,横向还有和我一样的其它产品策划,上面还有产品经理,然后还有市场部,运营部,开发部等其它兄弟部门,我只负责根据需求讨论会议得出的解决方案,把他整理写成一份产品的详细设计稿,然后交给开发部开发。虽然说产品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经过了我的思考产生的,但是互联网产品和传统软件的产品不太一样,决定一个产品成功与否的因素,不仅仅是产品设计,还包括了产品的市场推广,产品的操作体验,产品的内容运营还有产品的定位方向。决定成败的因素太多,而我只是里面的一小环,所以或多或少有点失落,感觉这个新奶酪的口味和原来的比有点差。所以有时候我变成了“哼哼”,我心里开始抱怨,“产品上线几个月的效果不太好?这和我没关系吧,我把功能该设计的都设计了,产品不好是因为产品定位不准,产品运营内容没有吸引力,产品推广的渠道有问题”,由于种种落差,我的心态开始出现了问题。
我很幸运,因为在我刚开始出现问题的时候,我读到了这本书,这本书很短,里面的关于奶酪的故事其实是一个寓言故事,但是它对我的触动还是很大的。在“哼哼”身上,我发现了自己的影子,而我不希望自己是“哼哼”,所以我开始反思,是不是我哪里错了,寻找了几天,我找到了一些。当初转行到互联网行业,我的目标就是成为一个产品经理,我希望能做出一款受到用户欢迎的产品,这是我的初心。我现在的抱怨是不对的,因为我没有互联网经验,现在的产品策划职位,应该是现阶段最适合我的了,我的思维逻辑和对产品研究的专注,是我的优势,所以我可以很快的理解产品经理的想法并把它策划成具体的可以给开发部看的设计稿。但是产品的其它部门,我不应该去抱怨,或者说是没资格去抱怨,我是个新人,其它部门做的好与不好我没法评论,我应该做的是看,然后去思考背后的逻辑。我会有抱怨的心里,完全就是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话给引导了,因为有些内容它不是技术性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如果看法不一样,很容易就会陷入到“你做的不对,我的做法才是对的”这种不好的方向上去。所以我要改变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对我原来不熟悉的领域,我应该是要多看,多思考,少抱怨,然后吸收经验。我们绝大多数的人还没到天赋异禀的程度,都是要靠经验的累积,厚积薄发。
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是我想得到的奶酪,这条迷宫我才刚刚进入,我需要摸索新的道路,而不是在找不到路或者找到劣质奶酪的时候抱怨这个迷宫不好,根本找不到好的奶酪。迷宫中一定存在我要的奶酪,这是我需要坚信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