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正好达到不惑之年,虽说是如此,有一件事情始终让我感觉到记忆犹新的,就好像是发生在昨天似的,那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时候,家父陆吉良曾作为单位后备人才,去英国学习有一个月。回来以后他还告诉我所见所闻,他说道:“在英国首都伦敦擦一次皮鞋,能保证在一周之内都是清洁的,无需再去擦皮鞋。”
在那个时候的我,还在中学求学读书上初中一年级,自己也是很难去想象到的,说什么只要是擦好一次皮鞋以后,保证在一周之内,是无需再去擦拭什么皮鞋的,这座城市到底干净到什么程度啊?!这件事情始终在自己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在我的内心深处,总有几分不太相信、总认为家父很可能是就在说一个神话传说、是属于天方夜谭,一座城市怎么可能在一周之内都能保持干净整洁一尘不染啊?!
这次日本之游,虽说只有五天四晚的时长,也是我第一次走出国门去国外旅游。在日本旅游期间,我觉得自己有一点像刘姥姥第一次走进大观园一样,既看得有些出神哩,还看得有些眼花缭乱哦,我虽说是身临其间走马观花的到处走走看看罢了,却给我很大的感触与触动,日本国家和日本人十分重视环境方面的保护,最大的感受就是“干净”与“认真”,本人的旅游鞋在一周之内,基本上都保持着干净整洁。从那一刻起,自此确信父亲所说的话语是真实的,的确有常年都保持清洁的国家与城市,也值得去过之人纷纷竖起大拇指点赞!
这次的日本旅游,还让我看到一些什么呢?!从地图上看去,就可以获知日本这个国家就是属于一个比较狭长的岛国,而且还是属于山地多平地少的缘故,加之我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过,因此说,这个国家的道路并不是属于十分宽敞的,主要的道路还是以一来一去两车道的道路居多,是很少有两来两去的,或四车道以上的道路,日本之所以没有什么宽敞的道路,还是和这个国家是岛国不无关系的!尽管是如此,行走(驶)在高速公路、高架和大街小巷中,其路面始终都保持着干净整洁,可以说是一尘不染,有些道路的两旁,还见缝插针地种植着许多绿化,绝大多数都是以一年四季常绿的植物为主。
除非像首都东京这样的、特大型的、国际化率来得比较高的城市,才会拥有许许多多的高楼大厦,在日本这个国家,要是属于一般性的城市与街道,在街道的两旁都是一幢幢日本式的两层楼房子,既基本上都是以两层楼高的房子居多,而且房子的面积基本上也都不是很大的,尽管是如此,日本民众比较注重实用性,也最在意实用性。
我还看到有这样的一种情况,有的房子,既是属于抗震钢结构类型的;还保持着日本房子的特点与特色;更是属于现代派别的;还有的房子就是属于抗震木质结构的,木质结构的看上去是有一些年头的,年份最少的也要达到一百年的时长,都露出岁月的痕迹与包浆。
不管是经济实力好的家庭,还是经济实力一般的家庭,其外立面都是崭新如初,四周围看不到垃圾、扬起的灰尘与尘土,据男性导游说,有花园的也会每日修剪整齐,稍稍有点肮脏便会打扫干净。导游所言非虚,我看到的凡有花园的家庭,家家户户都会剪修整齐。
纵观这个地球村,虽说日本也是属于举世公认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过话又要去说回来哦,家庭与家庭之间也同样是存在着贫富差距的,而且还能十分明确的、准确的观察出来的,虽说经济实力一般的家庭和经济实力好的家庭,全都是混住在一个区域里面的,但凡是那些经济实力比较好的家庭,全都是实木与木质结构的老房子,面积要比钢结构房子大出许多,有木质结构的房子里面,还会带有花园和停车场,在当时我看到最大的一户家庭的花园是来得比较大的,它到底会有多少的大小呢?!它少说也要达到七八十个平方米。
不仅是如此哩,我还看见这户家庭的男主人,在整理着自己的花园,既在修剪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还在打扫庭院做着卫生工作,而且做起来还是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尽管我们对他驻足观察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他心无旁骛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并没有向我们张望。
懂行的友人养家(日为)对老大哥文小明和我来说道:“你们快来看看,在这区域的里面,有些实木与木质结构的老房子,至少也要拥有两三百年至三四百年的历史,而且裸露出来的实木或木质都形成很厚的、很自然的包浆,要是没有这点时间,是难以形成的!”
在日本,不管身处在哪种公共场合,就算在各大旅游景点内,都打扫得一尘不染,也会有保洁员时刻紧盯着,只要发现有不干净的地方,就会不停地打扫,他们或她们既没有随地吐痰的坏习惯,也没有乱倒垃圾脏物的坏现象,更不会随随便便地在墙壁上乱涂乱画。
外出旅游的人,最害怕的一件事情就是如厕问题哦,一旦有错过宾馆的洗手间,去公共洗手间,要是有碰到脏乱差的环境,或一时间找不到洗手间,自然没有如厕的感觉与需求。男性导游说在日本你们无需担心找不到洗手间的问题,基本上每间隔一段距离,无论是在饭店、超市和旅游景点,哪怕是在路边的一间小商店内,也会有专供人解手的洗手间,即便你什么东西都不买,店主也会让你如厕的!
就在我如厕时,见到日本的洗手间分三六九等,有豪华型的,也有普通简单型的,虽简单但并不简陋,所有的洗手间都是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的,地面上一点水迹也不会有,手纸、洗手液摆放得整整齐齐,还摆放有自动烘干机,若是小解手的话,用完之后会自动冲水,里面闻不到任何气味与异味。有些洗手间内,只为不让来解手的旅客、路过的人感到单调乏味,在墙壁上的镜框里面,去种植有各种植物与花卉,会摆出各式各样的造型,所摆放出来的造型,就好似我们国家的山水国画一般,而且都是活的、无土栽培的,若是有任何气味与异味的话,这些植物与花卉,不仅种不活,还有可能早逝凋谢。之所以会如此干净,是因为负责洗手间的保洁人员,没有空闲的时间,一直会紧盯着,只要此处没有游客来解手,便一刻不停地去打扫清洁。
我们的男导游是东北籍留学生,来日本留学七年,他告诉我们,日本是资源稀缺性国家,多数东西需进口,只为摆脱进口依赖,很早就执行分类处理垃圾,垃圾处理站叫资源循环站,让垃圾变废为宝,有的用于火力发电;有的用来建设蒸汽游泳池;有的就从垃圾里提取金属成为原料……垃圾回收的时间是固定的,居民会在回收日的那一天把垃圾袋放在街边堆放整齐。他说起初还不习惯把垃圾分离,曾居住过的一个社区,只有在星期四才回收鱼骨和海鲜类骨头,因为错过投放时间,只好放在家里一个星期,若违规还会受到经济处罚!
就让我再列举两个例子,来说明日本国民是如何的爱干净!
当我们一车人去富士山景点,途经一座大型的加油站时,【备注:休息区域。】唯有傅悦女士的先生潘刚拍摄有一张垃圾箱照片,我们一帮子好友们,不仅都有一些疑惑哩;还在犯嘀咕哦;更会去认为垃圾箱是没啥可以去拍照的,有多此一举之嫌;当他把拍好的照片给大家看时才恍然大悟,一长排垃圾箱一共有11个,每一个垃圾箱的前面与后面都标注有清晰明确的图案,有专门放置鱼骨和海鲜骨头的垃圾箱;有专门放置果皮的垃圾箱;有专门放置塑料瓶子的垃圾箱;放置塑料瓶子时,规定瓶盖要打开,瓶身与瓶盖要分开来放置……以便大家能够把不同的垃圾,分门别类地放进垃圾箱里。在富士山上,我们都去品尝过日本的黑蛋,虽说山上有大型垃圾箱,但是由于分类垃圾箱比较少,加之我们能说的日语少得可怜,只好向商店里的营业员一边比划一边说,是否可以把纸袋和纸袋里面剥下来的蛋壳放入垃圾箱内?!当得到肯定的答复以后,我们才放心地把垃圾丢进垃圾箱里面!
当我们一行人从箱根去最后一个旅行景点——东京,从高速公路快要进入到市区的时候,看见一旁的山坡上有一个建筑工地,在修筑一条高速公路。虽说里面也有各类工程车,如:叉车、翻斗车等等,不过操作次序井然有序,基本上看不见有扬起的尘土。抬眼望去,最多只修筑有1公里至1.5公里左右,导游对我们说道:“我在八九个月之前就看他们修筑这条高速公路,修到现在还没有修好!”……
现在的日本国提倡要处处保持干净整洁,而且各个年龄阶段的人都会参与其间,并深深地烙印到每个人的骨髓里,真值得国人好好地去学习。不过日本并非一直是如此,在20世纪的60年代,由于经济与工业的迅速发展,整个社会环境遭受严重的污染与危害,人民深受其苦,于是从70年代起,制定有各种环境保护法,严格控制废弃物和污染物的排放,谁要是乱排放超标的话,会按照法律严惩不贷,在政府与市民的大力配合下,空气和水质都达到极大的改善。这项举措的实施,对于保护并改善本国优美的环境,的确起到重要的作用!
【备注:①:文章为作者原创;②:各种日本民居和垃圾箱图片以及日本民居邮票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上;③:第二张垃圾箱图是有我的好友傅悦的先生潘钢先生拍摄的;④:万分感谢原创图片。】
杜老倌侠客居(陆伟)写于2017年03月31日星期五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