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双非”普通一本大学大二计算机在读生,深刻的切身体会到了所内卷这个词。那既然处在全民卷的洪流之下,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吗,应该如何接招?
我们专业一名女生,当真不愧为内卷之王,老师要求交20页的报告内容,很多人都觉得注水20页已经是极限了,后来我在朋友圈得知,这个姐竟然写了足足70页有余。
说实话我一个拼死拼活写了30几页还洋洋自得的人听了及其的不是滋味,也不知道是什么感觉,反正就是,嗯,拧巴。
以前我不太理解内卷的意思,现在倒是有了一种感觉上的说法,就是这种感觉,本来可以写20页,但是有的人写了70页,就搞得像我也要写70页一样,虽然也没有人强迫我这么做,但是看着同一个大学的人跟自己差这么多就是有一点不爽,然后就会产生:“要是前面哪些地方再写长一点,哪里哪里再详细一点点,应该也有70页的样子”这种想法,甚至想打开电脑直接二次加工。原先快乐怡然的情绪瞬间被吸干,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焦焦虑和不甘心。
果然《被讨厌的勇气》里面说的对,我们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人际交往,说起来也是既觉得荒谬,又觉得充满了道理,嗯,好深刻。
在整个大学期间,刚开始来学校,本来已经经过了高考的磨洗,以为能够轻轻松松享受几年躺平的大学生活然后再去接受社会的毒打,结果没想到,大学生活比高中更上一层楼,在忙的时候,就会焦头烂额,在闲的时候,又因为担心自己不够忙活着说担心别人还在忙身心俱疲。
而我所忙的事情呢,感觉上对以后也谈不上有用,但是如果要我停下来,我会从心里觉得更加难受,也许就是谁谁谁说的一样,在这个时代下,没有谁能躺平。
也许是原始的基因里面就写下了,我一定要比别人强,我一定要比别人忙这样的战书。仿佛卷才是我的基因,但是卷了又如何呢,我有时候又觉得头晕眼花,走路飘忽。特别是卷完了发现自己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时,就会觉得更加绝望和难受,但是下一轮到来时,还是会卷,不知所谓的卷,无休无止的卷。
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我之所以卷,也是为了逃避着什么,是什么呢?是我连自己是谁,将来要干什么,将来能干什么都不知道的焦虑,是我在选择面前的恐惧和私心,那么换一句话来说,卷还反而离我成为一个人越来越远?
而我又如何成为我呢?
so,成为它,还是忽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