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丁香满园,非常高兴与大家再次在这个群里相聚。感谢为我们这个读写交流群付出最多的孔老师,感谢这么长时间踊跃参与、无私奉献的每一位领读的老师,感谢积极跟随、默默陪伴的群里的众多的老师。
上个月,因为家里突然有事没能参加魏书生老师《好学生 好学法》的交流分享活动。事情结束以后,我爬楼梯逐一回听了大家的分享,感觉每一个人说得都很精彩,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我们群里的每一位老师都在努力地成长着,我为自己是这个团队的一员而自豪!
2021年5月27号咱们这个群成立时只有20个人,十个多月的时间过去,这个群已经突破了100人。队伍在不断地壮大,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说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真正地参与了进来。
但是对于写作,有些教师可能会觉得自己不打算成名成家,那么辛辛苦苦地写文有什么用呢?我非常赞同吴松朝老师在《给教师的68条写作建议》中总结的三点:
一、写作可以留下一份真实的教育生活的文字记录,这是我们教师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推动自我的提升重塑。坚持负责任地写作,是锤炼观察力、思考力和表达力的最好的方式,也是我们老师改变内在精神气质的助推器。
三、让声音可以传播得更久远。写作锤炼的思想穿透力,可以使你成为有影响力的人,这个影响是可以影响你周围的人,更能影响我们的学生。
“读而不写,风行水上。读而写之,藕入深塘。”写作是阅读的深化,是认识的必然,同时也是自我完善的关键。不经历写作的历练,我们的知识、议论和学问,往往只能停留在体会、见解这样一个阶段,处于碎片化的形态,也只能算是一种未完成的学问。
如果只是机械地听讲,被动地接受,简单地浏览,没有思考,人云亦云,再好的知识也难以吸收、消化。尤其对我们教师而言,只有通过深入的思考,才能把零散的东西变为理性的,才能把知识运用到我们正常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当中。
吴松超老师提出68条写作建议,无论哪一条对大家都有启发,如果能让大家动笔写起来,我想这就是我们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新教育用三专模式助推教师的专业成长,提倡教师专业读写,让广大老师从单纯的课堂实践中跳出来,将理论学习与课堂观察紧密地联系,读写要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来提升我们老师自己的专业素养。
阅读让人感性,助人丰盈。写作,促人思考,使人理性。那么我们作为老师一定要拿起笔,记录下我们生活当中的一些酸甜苦辣,为我们自己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样的话,于教育,于我们老师个人来说,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阅读是一件需要终身坚持的事。你积累的书籍越厚,你人生的路才能走得越高。
时光不会辜负我们的努力和坚持,期待群里的每一个人都能读出生活的美好,写出生命的精彩,遇见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教育!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