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喜欢上阅读,感觉变化很多,特别是现在又喜欢上简书,更是让我感觉每天过的很充实也很幸福,年轻时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基本很少读书学习,只要有空闲时间不是与同事狂街就是到哥哥姐姐家混饭吃,因为自从结婚后LG就忙,儿子小时候在老家,虽然三岁后回来上幼儿园,大多数周末也是回老家,所以我相对来说空闲时间比较多,回头想想这些日子也不能说后悔,那毕竟也是一种经历,从儿子初二暑假开始我们开启阅读与锻炼的生活,逐渐的意识到时间的紧迫,更加感觉到知识的贫乏,只要开启就会有收获,时断时续的坚持着坚持着,到现在为止已经七年多,当然有变化也有着更坚强的动力继续走下去。
我们知道,一个人具有良好的性格和处事风格,才能顺应事物规律去采取行动,才能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从而获得人生的成功。然而,许多人只想改变自己的行为,却不想反省自己,不从改变自己的心入手,导致种种努力只是徒劳无功。对此,王阳明揭示了怎样的奥秘呢?我们应该怎样从认识自己开始去改变自己呢?
王阳明认为,一个人应该先去做最能提升自己、促进人格完善的事,而不应该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那些无关的琐事上。最重要的是,人要先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充分发挥个人的智慧,才能够充分认识到万物的规律,从而用这些规律来做好每一件事。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先改变自己,进而才能改变外在的世界。先提升自己的身心素质,增强自己改造世界的信心与力量。等你内心的力量强大了,这时再看外面的世界,也许这个世界在你的眼中就不一样了,而你也拥有了改变世界的能力。
《庄子》中有孔子告诉颜回“心斋”的要诀:“你必须摒除杂念,专一心思,不用耳去听而用心去领悟,不用心去领悟而用凝寂虚无的意境去感应。用耳朵听,仅仅是听到声音而已;用心听,只听得进符合自己心意的内容。只有虚无的心境,才可以接纳各种事物。只有领悟了自然的规律,才能进入虚无的心境。虚无的心境就叫做心斋。”
这一段话,是孔子要求颜回不要在心中还有“自我”的形象,要以虚无自然的心态来应事接物,这样才能让本能的聪明智慧发挥作用,才能进退合度,懂得权变之道,不去做勉强之事,从而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游刃有余。
要想改变自己,享受到心灵的轻松与快乐,让人生有一个全新的未来,可以从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开始。《庄子》中“心斋”之法,既是涵养性情的妙法,也是最有力的改变自我的心法。
这个方法虽然看起来有点深奥,但你只要有心去尝试,做一点努力,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一旦你体验过改变自己的状态,并反复在生活中实践,心灵得到成长,进而能改变你的人生。
虚无的境界,不像在第一遍阅读时感觉不可思议,可是自己还是远远无法达到,坚持在生活中、在遇到的事情中磨炼,希望我们每个人共同坚持,让自己有一些改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