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优势是人性使然
文 |康磊
在魏智渊老师的《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上)中关于苏氏的关键理念“自尊心”,魏老师推荐阅读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第三、四章。
我今天用了一下午的时间读了第三章,现在概述如下,并结合我遇到的儿童个案,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一、心理基础:每个人都有追求优越的本性
阿德勒的核心主张在于:人都有自卑情结,都渴望超越自我。
在本书第三章中就提到追求优越用以超越自卑。
这是人的本性使然, 人无法忍受长期的低下与屈从;人甚至会摧毁自己的神祇。被人轻视、被人蔑视以及长久存在的不安全感,心中升起的自卑都会激励人去登攀更高的目标,只有这样,人的心理才会获得补偿和日渐完美。(P27)
阿德勒认为人天性都想追求优越,都有积极向上的本性,以脱离被人轻视及不安全感。
这是人成长的动力之一。
儿童会感到自卑、脆弱和不安,这些感觉会对儿童的心理起到刺激的反作用。儿童会想方设法摆脱这种状态,努力达到更好 的水平,借此获得某种平等甚至是优越感。这种积极向上的愿望越强,儿童就越会调高自己的目标,证明自己的能力。(P27)
这就告诉我们,儿童天生都希望自己能进步,以获得别的认同,得到尊重,并以这种愿望为动力去不断向上追求。
在苏氏的《给教师的建议》中,也有类似的论述——
你是明天的教师,请记住:每一个儿童都是带着想好好学习的愿望来上学的。这种愿望像一颗耀眼的火星,照亮着儿童所关切和操心的情感的世界。(第86条)
这也启发做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相信学生的天性,珍惜孩子这种天生追求追求、超越自卑、追求优越的心理。
以更宽容积极的心态看待他们,帮助他们更乐观地对待学习、对待学习中的困难与失败,保持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虽然每个儿童都渴望超越自卑,追求优势,但并不是所有儿童都能向着积极阳光的方面发展,去通过正确的方式获得成就,得到他人的认可,让自己感到优越。
如果是心理健康的儿童,他们会将这种心理转化成积极有用的能力;他们试图取得教师的好感,注重整洁和秩序,逐渐成为一个心理健全的学生。但是,经验让我们明白,这样的儿童只占少数。(P29)
这个观点很明显让人有些失望。
为什么只有少数的孩子逐渐成为一个心理健全的学生,而多数都成为有问题的学生了吗?
事实上,这个结果也不令人意外。
的确,我们身边的学生总会有这样和那样的心理问题。
而家长和教师如果不能以更合适的教育方式对待,这些问题就会加深,更进一步的造成问题学生。
二、各种各样的问题生
阿德勒的论述显然有些武断。
通过观察一个孩子对优越的渴望程度可以获悉他的野心状况。若是他特别强烈地渴望得到肯定,那么他一定会表现出很强的嫉妒心。(P27)
这里的论述,让人感觉不舒服,因为我们明明看到很多儿童渴望得到肯定,而去自己努力学习。
我们就暂时顺着阿德勒的思路,假定儿童会产生嫉妒心,我们就来看一下,各种各样问题生的表现吧——
1、有嫉妒心的儿童
因为了得到肯定,而产生了嫉妒心,就希望他的竞争对手遭受不幸,进而,贬损小伙伴的人格,来抬高自己。
这样的儿童最担心考试,因为考试会让他们“暴露出他们自身的真正价值”。
有着这样强烈嫉妒心的儿童会出现考试焦虑,他们会害怕考试。(这样的学生的确有很多,我们可以反推出他们的内心状态。)
在游戏中,这样的儿童也会为追求优越感,而扮演控制性的角色,一旦不如愿,就会以扰乱其他人的游戏为乐。
(这样的儿童也有,自己无法超过别人,就来给别的扰乱。学习不如人,就在课堂上捣乱,影响别人的学习。这样的学生大概就是这种心理吧。)
2、雄心勃勃的儿童
他们凡事总想超过别人,和别人较劲,把超越别人当作唯一的乐趣。他们的生活似乎只这一个目标。
阿德勒说,这对儿童心灵的成长是不利的。
对待这样的儿童,阿德勒的教育建议是:时刻提醒他们不要将太多的时间花在书本上,而是要经常出去走一走,呼吸室外的新鲜空气,多和小朋友们在一起玩耍,关心一些周围的事情。(P30)
这样的儿童一个重要特征是,只关心结果,即最终被人们所认可。
对于这样的儿童,给他们的建议是保持心态的平衡。
3、自暴自弃的儿童
这样的儿童,很多是不爱上学的。
他们不爱上学,是因为他们没有将追求优越的心理与遵从学校的要求联系在一起,不但没有,而是相反。(P35)
阿德勒认为,这样的儿童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越来越堕落”,他们乐于成为班级里的小丑,成为首要的捣蛋分子,激怒和招惹同学,旷课逃学,或交一些品行不端的朋友。
现在校园内外的小混混,就是这样状况。
这样的儿童是因为在校园里,在这样一个通过学习找到自尊的地方,不能够找到自尊,获得优越感,只好自暴自弃,以另类的行为达到引起注意,或获得“尊重”的目的。
4、过分溺爱的儿童
阿德勒认为,这样的儿童是根本没有“学校意识”。
他们不喜欢上学,总是找各种理由拖拉,如果家长这时候厉声责怪他,他会想各种办法逃避,甚至找各种理由不去上学。
我现在班里的邱JH,就是这样的儿童。
他有两个姐姐,均大他十岁以上,他又是男孩,在家里受尽溺爱。
开学第一天,还没有军训,就哭着闹着要回家。
一个学期以来,不是与同寝室同学打架,就是故意不打扫卫生。曾因一次卫生重返工,他跳着脚哭着急着,和他妈妈打电话要回家!
阿德勒说,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必须给充足的时间去改变。
我也尝试多次等待邱JH这样的孩子改变自己。
我想:什么时候,他能内心独立,不再完全依附家长,知道自己要和同学交往,并一起学习生活,他可能就长大了。
因为,这时候,他才会有“学校意识”,从自己的小我中走出来,树立了独立意识,逐渐走向社会化。
这样的孩子如果受到打击,不能得到肯定,就会没有信心获得哪怕是最微小的学业方面的进步,就会完全放弃自己,再矫正的几率会变小 。
他们会找各种理由来蒙骗父母和老师,会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逃学、打架、偷盗、结团拉伙……
这样的孩子,如果不强力加以教育干涉,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5、教育者的孩子
阿德勒还专门指出:老师、神父、医生和律师这类与思想息息相关的工作的人家里,发现品性败坏和任性的孩子的几率要远远高于其他家庭。
他认为,部分的原因是这些家庭中,身为教育者的父亲凭借着他们的权威地位将一些严苛的规则强加给了家庭成员。
这样,就给自己造成压迫,威胁到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产生一种强烈的反抗情绪,也唤起了人们对记忆中责罚他们的棍棒的报复。
阿德勒提醒:我们要谨记,过分刻意的教育会使父母过度关注和监视孩子们。
这也算给教育者敲响了警钟。
不要把教育别人的原则强加给自己的孩子身上。
要知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还是有很大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