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身边的感动
来到滑县向阳小学十八载,回望起自己工作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心头总会涌动着层层暖意。这份感动,来自身先士卒、团结进取的领导团队;来自学识扎实、爱心满怀的教师队伍;来自默默支持我教育工作的家长们;更来自每天都在拔节生长的孩子们。尤其让我难忘的是,每当我身陷困局,同事们总会热情伸手帮助我,那份真诚比星光更亮,比春风更暖。
忘不了与李瑞玲老师共事的日子。那时我们俩是搭档一个班级,无论是我在工作中碰壁还是在生活中遇坎,她永远是我第一个想倾诉的人。她总像亲姐姐般拉着我的手想办法,眼角的笑意里藏着最踏实的支撑。我常想,世间最珍贵的情谊,大抵就是这般“雪中送炭”——在寒夜里递来的那束光,远比繁花簇拥时的喝彩更让人铭记。
忘不了于洋老师那句“课我来上”。有次我急事请假,她明明自家孩子还年幼需要照料,却笑得坦荡:“没事儿,忙你的吧,课我来上。”简单的话语像冬日暖炉,烘得人心头发烫。记得那天我匆忙离校时,瞥见她把自己孩子的小书包放在办公室角落,转身就拿起教科书走进教室,黑板上很快便写满了工整的板书。这份不假思索的担当,让我打心底里为身边有这样的同事而骄傲。
忘不了史晓霞老师替我扛起重担的模样。孩子突发急病住院,我分身乏术必须请假,可一个班的课、路队、卫生……千头万绪压得人喘不过气。她恰好经过教室时看到我红着眼圈在写假条,美丽的大眼睛里满是真诚:“我替你上课,你先忙吧!”那天她不仅替我上了四节课,放学时还特意给我发了条信息:“学生表现都很棒,放心照顾孩子。”那一刻,暖流从心口直淌到指尖,让我真切体会到“向阳人”三个字的分量——那是困境中最坚实的托举。
更难忘魏月老师那句“你去忙吧,有我在”——短短几字,藏着何等的格局与担当。我有事请假时,她总默默接过班级管理的重任,从不让我挂怀分毫;我备战比赛顾不上吃饭,她又会悄悄端来一份热乎饭菜,那可口的滋味里,藏着说不尽的体贴,暖了胃,更熨帖了心。这份早已超越同事的情谊,胜似亲姐妹般真挚,常让我由衷感叹:工作路上能得这样一位知心人,是前半生修来的厚福,更成了我从容前行时最坚实的底气。
还有王丽霞、于艳、汪鸿云、刘淑敏、袁宗莉,仝英娜,耿爱霞,江蒋娜,王俊飞,耿宁等许许多多的老师们,每次我遇到困难,她们总像约定好了似的,义无反顾地搭把手帮助我。张爱琴老师,何淑丽老师,崔保萍老师这3位善良有才华的优秀老大姐们是我工作和生活中的指路神灯。总在不经意间给我递来温暖,那些悄无声息的善意让我历历在目。
在向阳这个大家庭里,我不仅收获着成长,更被无数身影打动。王丽霞老师脚扭伤后,愣是没缺过一节课,忍着疼痛早出晚归,备课笔记写得密密麻麻,作业本上的红笔批注从未间断。有次我撞见她在走廊里慢慢挪动,手里却攥着要给学生讲的错题集,额头上渗着细密的汗珠。她常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没尽心的老师。”这份执着,让她的课堂永远充满力量。
其实,每个向阳人都在用行动诠释着责任。大家像上紧了发条的陀螺,备课、授课、改作业、带活动连轴转,却从没听过一句抱怨。对学生的耐心引导,对课堂的反复打磨,对课改的钻研琢磨,对活动的全心投入……这些细碎的坚持,织成了向阳小学最动人的奉献之歌。我们忙却因学生的进步而快乐;我们累却因彼此的扶持而幸福。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向阳的十八年的教育生活教会我:感动从不是惊天动地的壮举,而是同事递来的一杯热茶,是替你扛起重担的一句“我来替你上课”,是困境中毫不犹豫伸出的手。这些温暖如甘泉让我内心清澈;如海风让我胸怀宽广。而这份感动,早已融入每个向阳人的日常,在你帮我衬中,开出了最美的向阳大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