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逐渐出现在了人们的面前,至今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已达6102.55万,其中独居留守儿童已达205.7万。本该在父母怀里撒娇耍赖的年龄却学会了独自生活,不该出现在她们年龄里的道理,她们却比同邻孩子懂的多,她们缺的永远都只是父母的那份陪伴而已。
我们都知道留守儿童的父母也是为了能让这个家更好的生活才去外地打工的,想给她们好的物质生活,但真正关心她们的人真的了解她们吗?知道她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吗?父母跟她们好好的谈过心吗?
专家指出,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三大严重心理问题。这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缺少父母的关注和呵护,情感会变得丰富而脆弱——依赖性和独立性、冲动性和理智性、自觉性和任性并存,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以及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可这并不是父母的错,他们也是被生活被逼无奈,离开孩子去外地打拼,一年里也只能见到孩子一两次,他们艰苦奋斗的汗水却逐渐让孩子远离了他们。
谁都有自己的观点,谁都有自己的角度,在于廖德凯看来这是父母的负责,父母们外出打工的最大理由正是为了家庭的责任,为了给孩子一个较好的家庭经济环境。这是家长们的责任意识,却是并不完整、并不科学的责任意识。他们主观上希望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但实际上却使孩子并未享受到完整的父母之爱。有的父母可能更重视从物质条件的改善上去履行自己的责任,但对于亲子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长久影响并不知晓,缺少爱的教育的意识和方法,使得不良的社会风气和同伴教育乘虚而入,给留守儿童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未成年人保护法》专门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未成人年的监护责任提出了要求。
带你们听听她们的心声:
在某个被遗忘的小村庄里,有一个六岁的留守小女孩,父母常年外出打工,她和三岁的妹妹由外婆照顾着。
外婆家的村子和我家的村子隔着一片海和一片墓地,每星期五的下午放学我都要骑着小小的自行车坐船渡海和经过那片恐怖的墓地去外婆家照看妹妹,毕竟外婆也有田里的活要去忙。
我还是个孩子,我也会怕,怕海边看船的大狗追着我的自行车狂叫,怕这没人的墓地小路会有坏人出现,怕墓地里的那些神鬼之说,怕自己会迷路找不到外婆的家,但怕并不能改变什么,我不能不去,我不去的话就没人照顾妹妹了,我多想像我们班同学一样周末出去玩,我也好想有人能和我聊聊天,说说话;我多想爸妈能回来照顾妹妹,这样我就不用自己做饭、喂妹妹饭吃、给妹妹洗澡,哄妹妹睡觉了,可他们说要去给我们赚很多很多钱读书,只能新年才回来一次,他们那么辛苦了所以我们要自强自立,不能再让他们担心了,是吧?
一段小女孩的心声,一些从没有人问过她的话,被深深地埋在了心里,没人知道她的无助,没人问起她是否害怕,没人懂得她内心的渴望。
在博客上看到王利暖的这么一句话“孩子的成长,需要的并不仅仅是金钱,更需要父母的陪伴与关爱。让本该在父母身边撒娇的孩子在父母缺席的情况下长大,他们的孤独和困惑有谁知道?遇到了问题谁为他们分析、引导?受到了伤害谁安慰、保护他们?我奉劝家长都把孩子带在身边生活和学习,如果实在做不到,就尽量在离孩子近的地方工作,以便多陪陪孩子,毕竟工作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工作丢了能再找一份,可是如果缺席了孩子的成长,即使挣再多钱也不能弥补。许孩子光辉的未来,不如给孩子幸福的现在。”
她们要的并不多,只是想能跟你坐下来好好的聊一聊,说一说,让你们抱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