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考入清华的沧州市吴桥县学子庞众望在微信朋友圈刷屏了。高考后,庞众望的励志事迹被很多媒体报道,开学前,他接受了央视《面对面》的采访。
1
第一次知道庞众望是在沧州的报纸上,高考志愿填报没多长时间,晚报专门开了专栏,每天报道庞众望的事迹,我当时匆匆扫了两眼,并没有过多关注,毕竟是报纸里的人。寒门贵子本身就是一个励志典型,加上与网上热议的“寒门难再出贵子”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这个男孩成了沧州的小名人。看了《面对面》对他的采访后,一下子觉得,这个男孩不简单,他的妈妈也同样不简单。
庞众望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母亲因先天性脊柱裂导致下肢发育不全,整日坐在轮椅上,生活不能自理。父亲又患有精神分裂症。庞众望小时候主要由姥姥姥爷带大。祸不单行,2004年,6岁的庞众望被诊断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最终,村里的二十多户人家为他凑够了手术所需的4万多元钱。
上小学开始,庞众望为帮家里减轻负担,开始捡废品,积攒起来卖钱。庞众望的名字是不识字的母亲庞志芹起的,意为“众人的希望”,而长大后的庞众望也没有辜负亲人的希望,今年高考他考出了理科684分的成绩,并获得清华大学自强计划最高60分的降分录取资格,成功考入清华大学。
2
为什么说他不简单呢,看了视频后,会觉得这个面对镜头微笑着侃侃而谈的少年不像是出生在这样家庭的孩子,想象中这样家庭的孩子应该是内向腼腆、不善言谈的形象。再往后看到对她母亲的采访,会发现,原来庞众望的原生家庭里,有一个即使残疾却仍坚强乐观面对生活的母亲。采访中,庞志芹一直在笑,唯一一次流眼泪,是提到了儿子对自己的孝顺。
想象一下,一个家庭,父亲几乎处于缺席的状态,残疾的母亲还需要孩子的照顾,在这样的家庭环境里,除了天赋,还有什么能够使庞众望可以超越大多数孩子,成为成绩数一数二的好学生呢。
记者问,你的家庭里面父母也没办法辅导你学习,你也不可能有经济收入去上课外班。那为什么学习一直能够名列前茅,老是做第一第二?
庞众望说,从小到大,感觉我妈妈教我的很多,她就说过你面对什么,你就要去解决什么,因为你总是要走下去的,我有的时候,甚至一道数学题我能从早上做到晚上,其实那种东西很锻炼思维的。
记者又问,对你来讲,很多东西是无法选择的?
庞众望说,但是我可以自己选择我自己的未来,从小我妈妈把我教育得是个挺乐观的人,我妈妈经常说人要往前看,因为我妈妈每天都在笑,我为什么要去难受。
一个不识字的母亲,即使无法传授给孩子渊博的知识,却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给孩子筑牢一道精神壁垒。
3
看了视频后,我想到了前段时间刷爆网络的两则新闻,一个是《月薪三万,还是撑不起孩子的一个暑假》,一位在企业当高管的妈妈,月薪三万出头,女儿放暑假,要去美国游学、要学钢琴,要参加英语、奥数、作文培训班,这几项加起来要三万五了,母亲焦虑,养儿成本太大。
另一则是十岁男孩嫌爸妈没钱,“不配有我这么优秀的儿子”。有人指出,这个男孩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也有老师评价:“我希望有这样的学生,但是我不想有这样的孩子”。
很明显,这个男孩缺乏情商和爱的教育,自己很优秀,却不知道怎么学着爱别人和学着被爱。
三万元几乎是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了,对于庞众望来说,用三万元过一个暑假算是天方夜谭了吧。可那也没能阻止他迈着坚定的步子朝清华迈进。
每个人的追求不同,对于庞众望来说,他的梦想就是毕业后用自己的努力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也许迈进清华后,他会发现,除了学习,他没有其他可以拿的出手的本领,可那又怎么样呢,因为只有学习是唯一自己可以用努力实现的,况且他还有着这样一个温暖的家庭做后盾,这个家庭虽然贫寒,却足以做他的精神支撑了。
末尾,记者说,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特别害怕和别人去讨论家里人的事,会特别地不喜欢和很多人去讲。
庞众望却说,我没有觉得我的家庭有哪一点拿不出去的,有哪一点不值得去讨论的,因为我妈妈那么好,我姥姥姥爷也那么好,我的每一个亲人都那么好,我的家庭有哪里是拿不出去讨论的呢,我觉得他们应该羡慕。
有这样心境,还有什么理由担心他入学后的生活呢?
现在,清华大学已经开学了,庞众望和众多学子一起走进了清华大学的校园,也许有人会质疑,寒门学子在人才济济的校园中,在更见多识广的同学面前还能不能保持他们如水的初心?我想只要相信一句话吧,“从逼仄的柴扉中挤出来的孩子,会更努力的在阳光下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