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阅读笔记

完成《非暴力沟通》的阅读,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2019年10月左右,在豆瓣中搜索到,最近对于这本书进行通篇阅读,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可以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沟通的本质不是在于如何去说,而是语言背后的思维,如何去想,如何去体会自己和对方的感受。该书作为美国的畅销书和中国佛教禅修中的理念不谋而合,该书一直强调建议人们停下来,去观察自己的内心,自己的需求,书中提出的沟通模型很简单,非暴力沟通:怎样进行高质量的对话? 以下为阅读笔记整理:

这是一本让编辑哭着编完的好书!以下为书中的编后记:

藉由这本书,依稀间遥望到梦寐以求的美丽新世界。并且知道,生活永远等待人们以一己之身去领略生命的美和神奇。以书为缘,因缘际会。感谢阮胤华先生颇费良苦用心的翻译。感谢12位小朋友绚烂本真的画作。感谢胡春秀女士、彭艺先生的大力支持,他们是画插图的小朋友的指导老师。感谢亲爱的读者朋友与我们一同分享《非暴力沟通》。每时每刻,生活和爱的艺术就在我们的心中、脚下,让我们一道去实现!

1.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反之,如果一心分析自己或对方的过错,我们就会认为自己被贬低了。作家约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说道:“为了幸福,必须把‘别人怎么看我’这个问题放在一边。”一旦我们把所谓的批评和指责看作是来自他人的礼物——为处于痛苦中的人提供服务的机会,我们就会感到这种幸福。

  1. 有时,我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指责,实际上,那些话是他人表达需要和请求的方式。如果意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的人格受到了伤害。反之,如果一心分析自己或对方的过错,我们就会认为自己被贬低了。

  2. 联合国前秘书长汉马斯克德(DagHammarskjold)曾经说道:“你越是留意自己内心的声音,就越能够听到别人的声音。”一旦我们能够敏锐地察觉并照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有能力迅速调整好状态,来倾听他人。

  3. 当他人遭遇不幸时,我们常常急于提建议,安慰,或表达我们的态度和感受。为了倾听他人,我们需要先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心全意地体会对方。倾听他人有助于对他人的理解和接纳。

  4. 在组织机构中,我们在听到上级的意见时,通常会把它看作是命令或指示。倾听同事或下级比倾听上级要容易得多。在上级面前,我们有时可能会有点紧张,以致无法静下心来体会他们的感受和需要,并给予反馈。因此,我特别欣赏这些教师能像倾听学生那样倾听他们的系主任。

  5. 通过倾听,我们将意识到他人的人性以及彼此的共通之处,这会使自我表达变得容易些。我们越是倾听他人语言背后的感受和需要,就越不怕与他们坦诚地沟通。我们最不愿意示弱的时候往往是因为担心失去控制想显得强硬的时候。

  6. 在一个生气的人面前,永远不要用‘不过’‘可是’‘但是’之类的词语。

  7. 当别人说“不”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认为他们是在拒绝我们。有时,我们甚至还会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然而,如果我们能够体会他人的感受和需要,我们也许就会发现是什么使他们无法答应我们的请求。

  8. 有的时候,谈话的气氛很沉闷。我们体会不到说话的人有怎样的感受和需要,也不知道他对我们有什么期待。这样的谈话是很累人的。它只是在浪费我们的时间,而无法帮助我们与他人加深联系。这种局面的出现往往是因为说话的人并不清楚自己的感受、需要和请求。

  9. 有的时候,我们说了心里话,很想知道对方的反应,却发现对方一句话也不说。这时,我们也许会很不安,容易把事情往坏处想。在别人保持沉默时,我们一般会觉得有些别扭,而很难静下心来体会对方的感受和需要。

  10. 倾听使我们勇于面对自己的弱点。它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潜在的暴力,使谈话生动有趣,并了解“不!”和沉默所反映的感受和需要。一次又一次,我见证了,倾听帮助人们治愈心灵的创伤。

  11.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是培养对自己的爱。

  12. 如何培养对自己的爱呢?转变自我评价的方式是一个重要方面。既然希望自己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有益的,那么,自我评价的方式就要有助于学习,使我们的选择符合生命的需要。然而,不幸的是,我们的自我评价方式往往导致自我憎恨,而无助于学习。

  13. 我希望,我们的改变是出于对生命的爱,而不是出于羞愧或内疚这些具有负面影响的心理。

  14. 自责是尚未满足的需要的可悲表达。

  15. 一旦发现自己正在做无益的事情,我们的挑战是如何对需要和价值观保持清醒的认识,以使我们的转变:(1)符合我们的心愿;(2)出于对自己的尊重和爱护,而不是出于自我憎恨、内疚或羞愧。

  16. 非暴力沟通鼓励我们直面人生的苦难:在遇到挫折时,充分体会人生的悲哀和内心的渴望。是的,感到遗憾是难免的。但它能帮助我们从经历中学习,而无须责备自己。我们意识到过去的行为违背了自己的需要及价值观,并允许这种觉察引发的情感充分流淌。一旦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我们就会考虑如何满足它。反之,如果用苛刻的语言指责自己,我们不仅难以找到解决办法,而且容易陷于自我惩罚的痛苦中。

  17. 非暴力沟通自我宽恕:感到遗憾时,我们试图了解过去的行为所要满足的需要。

  18. 爱惜自己的关键之一是同时包容那两个不同的“我”:一方面包容对过去的某种行为感到后悔的“我”,另一方面包容采取那种行为的“我”。

  19. 当我们拥抱自己的各个方面,并理解它们所反映的需要及价值观,我们活在对自己深深的爱之中。

  20. 让我们的行动基于对生命的爱,而非恐惧、内疚、羞愧或义务。

  21. 不论你选择做什么,了解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

  22. 你在思考“我选择做______是因为我想______”这个问题时,也许会像我考虑开车送小孩上学时那样,发现自己行为背后的价值取向——你在生活中看重什么。我确信,一旦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所服务的需要,即使工作很艰苦、富有挑战性乃至举步维艰,我们也会从中得到乐趣。

  23. 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培育对自己的爱。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让爱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24. 关于如何表达愤怒,非暴力沟通和其他沟通方式有着显著的区别。通过探讨非暴力沟通表达愤怒的过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非暴力沟通。我想说的是,杀人太肤浅了。在生气时,杀人、打人、骂人都无法真正传达我们的心声。如果真的很生气,我们就需要找到强有力的方式充分表达自己。

  25. 非暴力沟通并不主张忽视或压抑愤怒,它认为,通过深入地了解愤怒,我们可以充分表达内心的渴望。

  26. 生气的原因在于我们的想法——对他人的评判和指责。

  27. 希望他人因为内疚发生改变,就是将刺激和原因混为一谈。

  28.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需要导致不同的感受。

  29. 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它的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要。如果我们能够借助它来提醒自己——我们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

  30. 可是指责一个人,往往使我们的愿望更难得到满足。然而,如果我用心体会他的感受和需要,或直接表达我的感受和需要,我的需要就较有可能得到满足。

  31. 如果在和他说话时,我已经把他看作是不诚实的孩子——不管有没有说出来,他一般就会由于害怕而不敢说出事实。换一句话说,如果把他人看作是说谎的人,那么,这种看法很可能就会成为预言。如果知道说出事实会受到惩罚,为什么还要说出事实呢?

  32. 表达愤怒的步骤:1.停下来。呼吸。2.留意我们的指责。3.体会我们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33. 越是能够倾听他人,也越有机会被倾听。

  34. 然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在表达自己之前,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如果对方还处于某种情绪中,他们就很难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一旦我们用心倾听他们,并表达我们的理解,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一般也就会开始留意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35. 如果我不强调我与他人观念的不同,我就较容易接纳他们。特别是当我遇到一个有像他那样想法的人时,倾听他们的感受和需要,而不纠缠于他们的想法,我的生活将会变得愉快得多。

  36. 留意头脑中出现的暴力想法,而不评判它们。

  37. 练习把每一个指责都转化为尚未满足的需要。

  38. 表达愤怒的四个步骤是:(1)停下来,除了呼吸,什么都别做;(2)想一想是什么想法使我们生气了;(3)体会自己的需要;(4)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有时,在第3步和第4步之间,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也就可以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image.png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