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陈春华教授从教30年的精神作品,其价值观和人生观在书中有比较全面的呈现。书的架构比较简单,由三个部分24篇小文章构成。书不厚,其知识信息的含量和意义却一点儿也不少。现撷取几个触动我的片段以飨读者。
关于大学。大学是一个群英会集的殿堂,传授普遍知识的场所。相对于学生一生而言,大学的存在时间是极短暂的,其间只能去探索其人生的一小部分,甚至是有关知识、能力以及习惯养成的一小部分。但是这一小部分却是极为特别的,因其决定着一个人人生的高度和广度。陈教授认为,大学真正的力量,来自于对学生心性成长的帮助。
关于变化。面对变化最成功的方式是,改变自己而非改变环境。变化只源自于自己的心态,如果自己的心态是接受变化的,那么环境的变化只是一个因素而已,因为自己的心态可以使环境的每次变化,都可以转化为自己的成长因素。人的根本就是要静静地观察和了解自己内在的思想和意识,反观内心来感受世事,所以内心的安定很重要。
关于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养成阅读经典的习惯,养成用心阅读,完成与伟人、有影响力的人,以及与自己对话的习惯。在陈教授看来,阅读就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就是一个积累自己内在深度的过程。
关于学习。学习是对自己的教育。透过学习,发现自己、了解自己,不断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天赋、才智和精神。不断挖掘和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内在驱动力,让自己拥有坚实的基础,建立确信和内在力量,去赢取未来人生路上所遇到的机会和可能。
陈教授在书的第三部分,讲述了自己人生历程中,有幸遇到的恩师,其情之真义之切,读来十分感人。更让人心生艳羡的是,她总能在人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有贵人相助。中学时有毕业于哈尔滨师专的宁齐堃老师陪其度过青春期,工作期间又有复旦大学的苏东水教授和南京大学赵曙明教授的指导。她反复强调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爱,并且在内心中真正能够感受并呈现出爱及快乐。叮嘱学生不要为别人浪费自己的时间,也不要把时间花费在无法创造价值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