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残羹败柳,忽闻红杏知否。
试问春园处,难敌佻语深剖。
放手,放手。何作连丝断藕。
——如梦令
1
金城的百乐批发市场供应着全市大小超市的副食品,也是全市最大的水果批发集散地。多年的经营,让整个市场变成了一个微型的商业联盟。信息互通的背面是面子的较量,积累的财富和声誉总想让人找点人文关怀。看到你怀里的阿娇,我也会想起自己的袭人。当朵朵桃花在百乐里绽放,成功上位者终究出现了。这是对后继者的激励,也是对风雨同舟后原配的讽刺。看着眼前的渣男痴女,何姨有着自己的想法。
何姨与丈夫一同在百乐经营着一家一百多平的店铺,早年间白手起家,靠着诚信和灵敏地市场嗅觉将水果生意越做越大,掌握了数条稳定的供销链。熙熙攘攘的百乐批发市场,每天进出何姨水果店的客户络绎不绝。
2015年项目首开时,何姨成了我的第一批成交客户。从看房到付款,都是一个人来一个去。户型,楼层,支付方式…每次拍板都干脆利落,虽没有过问,但我猜她一定是家里的一把手。
唯独在办理贷款时,何姨有个了小小的要求。“能不能将我的婚姻状况填成离异?”正在填表的工作人员听到这个请求停住了笔,抬头盯着何姨。一旁的我也听的一头雾水。
“阿姨,您是离异单身吗?如果是,那要提供离婚证。”
“不不不,我是已婚,有老公,投资这个房子,主要是想攒点私房钱,我不想让他知道。”何姨见我们很困惑,直说了自己的想法。话音一落,工作人员直接回绝了她。失落从何姨的脸上溢出,她转身想放弃这次办理。没走两步又想回头找工作人员通融时,先前填好的表单已经化成废纸飞入纸篓中。
如何姨所想,一旦进入银行审核阶段,势必会去审查何姨的婚姻状况是否为真,这样何姨买房的事家里人肯定会知道,想要跳过银行的这层审查,自然需要一些特殊人士了。看到飞入纸篓的表单,何姨跑到售楼处外打起了电话。我知道,何姨在找她认为的特殊人士。但在买房这件事上,只有可以和银行对接的担保公司,才是那个关键的持钥人。
2
看着室外来回踱步的何姨,我打给了做担保的李彦辰。2015年的贷款环境还处于宽松时期,银行放贷员都急于完成自身业务,担保公司就是他们的衣食父母。何姨这样的贷款问题在李彦辰眼里不过是癣疥之疾。眼看着何姨拿电话的手无助的垂落,我知道机会来了。没等何姨迈进大厅的脚落地。我立刻将何姨又带出了售楼处。
“哎,可以吗?”何姨听完我的介绍后半是惊喜半是怀疑,毕竟自己找的人刚刚拒绝帮忙。
“放心,人家是专业的。”
李彦辰确实是专业的,何姨在提供了一笔担保费后,李彦辰顺利的帮她以单身离异身份申请了贷款。并通过了审批。事后何姨特意打来电话道谢,并送给我了一箱橙子。
转眼进入到17年1月,何姨所买的2号楼进入了交付阶段,在陆续前来验收的业主中,我并没有看到何姨的身影。直到春节过后,何姨才姗姗来迟。也没有像其他业主一样去查看新房,而是直接请我帮她把房子卖掉。
“何姨,真羡慕您啊,当年的投资,如今可以大丰收了。”听到何姨打算卖出,我不禁有点羡慕幸运地何姨。
“不算投资,只是个保险。”何姨脸上看不出喜悦,只是淡淡地回复道:“只不过触发了我的受理条件而已。”,一旁的我没有听懂何姨的意思,何姨的反应不像一个投资客。
“你愿意买的保险生效吗?”何姨的反问一时让我不知道是该点头还是摇头。
关于出售价格,何姨只要求能获利150万即可,多出的她不关心,这样的声明比独立宣言还让同事们兴奋,她的房子自然被抢着推销。不出半个月,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买家——刘姨。由于已经是现房,手续办理起来也方便,两人约定在售楼处当面完成交易。
3
“能去看看房子吗?一次还没看过呢,就这么卖出去了。”变更了房主信息的何姨突然想起了什么。我看向如今的房主——刘姨,刘姨也想再看看内部的一些细节,两人一拍即合。我便陪同他们一起去参观。
何姨的房子是93㎡户型的小三房,刘姨仔细的看着每处的精装细节,而何姨在客厅和走廊中兜兜转转。“可惜了,这么好的房子住不到了。”看完房子,走出单元楼时,何姨回望着603的窗户,不禁感慨了一下。
“合同都签了,这可不能反悔啊。”刘姨眉头紧皱,像是受到了惊吓。看着略显紧张的刘姨,何姨笑了。
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正巧向晟带着一组客户进来,两组人打了个照面。向晟的客户是一对男女,年龄相差有二十岁,娇羞的女子此刻正依偎在男人怀中。向晟朝着我打招呼,男子脸部也跟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前一秒还是满脸笑意,转而变成了错愕,再而是愤怒。臂弯中的女郎也收起了娇柔,站直了自己的身子。没等我跟向晟说话。男子先开口了。
“你怎么会在这里?你在这里买房了?”顺着男子发问的方向,我回头看着刘姨和何姨。刘姨看向了何姨。
“是啊,已经买过了。”何姨冷漠地看着他。
“怎么可能?我怎么不知道?你哪来的钱?”男子的眉头开始拧皱,显然何姨的的回答让他不能接受,又抛出一连串的问题。
“你连家都不怎么回,不知道这些事不很正常吗。”何姨依然冷漠地回应着男子的咆哮。听到这里,我意识到何姨和男子应该是一家人了。除了女郎重新握住男子的臂膀,我们都自觉的靠外挪了一下。
4
“我回不回家,还需要打报告吗?你是不是在外边有人了?别以为我不知道这里的房价,就你手里的钱根本不可能买的起房。”听到这,我似乎猜到了当初何姨执意要办假离婚的目的。
“到底外边有个什么人,你比我更清楚。不是吗?”面对男子的诘问,何姨显得很是冷静。一个反问就让男子显得有些心虚。“你。”男子指着何姨却说不出话。
“这边房子我看过了,想当婚房的话还不错,就是不知道店里的钱还能花多久。”终于变成何姨发问了。但男子只是在冷笑着看着她。
“好,你在这住着。不买了,我们走。”说罢,男子拽着女郎往回走。此时的女郎不敢说话,也不敢直视何姨。像家养的宠物,卑微的奴仆,只能乖乖地跟着离去。一旁的向晟自然是看懵了,自己好不容易谈妥的客户竟然扭头走了。慢了一个半拍后,看了看我,才想起跑去追赶。一旁的何姨眼眶有些湿润,刘姨赶紧掏出了一包纸巾递了过去。
“何姨,要不我们先去对面的星巴克坐坐吧。”此时再回售楼处势必还会碰到何姨的老公,我想极力规避这个局面的发生。何姨默许的点点头。等我们来到路对面时,向晟还在售楼处门口和男子交涉,但男子夸张的肢体动作已经说明他去意已决。
5
“那是你丈夫?”站在咖啡桌前,还未坐定,刘姨就主动关心起来。
“前夫?”见何姨没有回答,又继续问.
“总不能是男朋友吧?”何姨依然不想回答。刘姨自讨没趣地点起了饮品,何姨也给自己点了一份白开水。我则时刻关注着窗外向晟和男子的进展。待到饮品端上,何姨捧着热水沉思了好久,才慢慢打开话匣。
原来早在2014年时,何姨就发现了自己丈夫的不正常。身处市场这个染缸中,捕风捉影还是很容易的,何姨多少猜到发生了什么。起初,何姨也不愿相信自己的家庭、自己的事业竟然会被一个陌生人轻易打破。何姨准备好了一切,期盼着丈夫的回归,但自己等来的只是老套的偷情和庸俗的骗局。在无数次的翻滚后,自己的枕边人还是跑向了另一张床,就在不久前的春节,两人正式摊牌决定离婚。
“对于这种小三。”一旁的刘姨听后感到义愤填膺,挪动了下自己的椅子,更靠近了刘姨, “就应该找到她家里,找到她单位上,把她搞臭。”刘姨轻柔地握住何姨的手,放缓了说话地语气。像传授经验的长者,像心怀天下的圣人。
“把这个女孩搞臭,说不定还会有下一个,这样闹下去也没有意义。”何姨摇了摇头,“裂开的瓜再怎么保鲜,也只能贱卖。趁早放手,对我也是种解脱。”
“不闹怎么行呢,这不是示弱吗,就应该让这些狗男女过不舒服。”刘姨握住何姨的手变得用力了,伸展的指节像舞动的章鱼紧紧缠住盯上的猎物。见自己的提议没有被何姨认同,不禁有些着急。“你不闹,会被别人嘲笑啊。”
“都是五十几岁的人了,他不要脸,我还珍惜着呢。”何姨抿了口热水,继续说道:“这年头,都是有手有脚的人,谁离开谁不行呢。我现在只想证明给他看,有没有他,我一样都能活的自在。”刘姨松开了自己的手,悻悻地坐回到原来的位置。真按刘姨说的那样,呈一时口快打造的花边爆款,只会在朋友圈的某个角落里被一群吃瓜群众围观。我庆幸何姨的打算。
“那就让他净身出户,让他滚蛋。反正现在法律向着我们,看那个狐狸精还跟他不。”刘姨见自己没有帮上忙,一口气喝光了杯中的咖啡,愤愤地继续提建议,仿佛现在受伤的那个人是她。
6
“这些我都托人安排好了。”实际上在事情发生之初,何姨就是听从朋友的建议才偷偷买了如今出售的这套房子。“如果他只是玩玩,等他回来后,房子就是我们新的家。如果没回来,我就靠房子起家。”何姨望向小区,说着自己最初的想法。窗外,耸立的暗褐色高楼充斥着冰冷的气息,虽近在咫尺,却遥不可及。售楼处门口,只剩下向晟孤独地抽着烟。
“起家?你有什么规划吗?”在一边听得津津有味的刘姨,细嚼着何姨的每一处用词,不知不觉已经给自己点了两杯。
“继续卖水果呗,我也只会这个了。”说到这里,何姨终于笑了,那一丝动容是对以后的生活充满期许。听完何姨的讲述,我才发现何姨的内心远比她外表强大,这种强大大概是源自何姨的自立和果断吧。
回到售楼处,一脸懊恼的向晟看到我立马换了幅笑脸凑了过来,“大佬,我的客户被你气走了,你打算怎么赔偿啊。”看着一脸贱笑地他,“何姨的水果店,请你。”
何姨的水果店最终顺利的开业了。初夏时节,百乐批发市场依然和往常一样熙熙攘攘,老客户们依然和往常一样光顾着何姨的水果店。
PS:《百平之间》是一个房产故事系列,讲述的是朋友经历的故事,当然出于每个主人公的隐私,所有文章人物地点都是化名。一个小小的售楼处,一块百平之地,每天都有买房人来上演自己的舞台剧。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售楼处承载了一个时期的印记。真实的故事永远胜于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