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是一篇科普文,跟大家聊一聊儿童性早熟的话题。
我们初中有一女同学,大家都已经初潮了,就她不来,一直眼睁睁挺过了初中三年,据说后来到了高三才初潮。听到她终于来了我也算松了口气,万一其实内核是兄弟可怎么好。其他女同学大概从进入初中开始就陆陆续续都开始了。
坊间流传的说法包括:初潮越早人越笨,越早越是长不高,越早越是腿短。反正种种恶劣影响,大家都以此为耻,导致洒家14岁那年大年初二发现来初潮时一直对母亲心怀愧疚:没憋住,应该再憋两年的。
后来的青少年性成熟的年龄日益提前,极端的甚至听说五六岁就开始来月经,这当然是病症了,但是总体上,我们的初潮年龄线基本都在渐渐前移。2017年初中华儿科学会公布了我国女孩青春期发育年龄的最新调查,调查显示我国女孩青春期发育年龄为平均9.2岁,比30年前的12.5岁提前3.3岁。
小学两年级就平均都开始发育了,再考虑到中国庞大人口的分布,说实话,城市儿童只怕更早些。
那么发育年龄提前究竟是不是一件不好的事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青春发育是怎么开始的。控制青春发育的中枢是下丘脑里一块被叫做弓状核的区域,它们含有神经内分泌神经元,这些神经元会制造并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刺激下,垂体开始制造黄体化激素和促卵泡激素。这两种激素被释放到血液中,刺激卵巢制造雌二醇(主要的雌激素)、睾丸制造睾酮(主要的雄刺激),从而分别让女孩和男孩的身体开始青春发育。这个控制过程其实是很复杂的,有很多细节还不清楚。但是现在已经知道,青春发育是通过解除大脑对弓状核的抑制来实现的。在出生之前和刚出生的那一段时间,弓状核是活跃的,但是在出生几个月后,弓状核的功能被抑制住了,直到8~10岁的时候,这种抑制被解除,于是青春发育开始。如果脑部有肿瘤,不能抑制弓状核的功能,就会出现性早熟。还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弓状核的功能,例如,脂肪细胞分泌的瘦素能够刺激弓状核制造并释放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除了下丘脑-垂体-性腺这条控制路线,青春发育还有第二条控制路线,那就是肾上腺也会分泌某些雄激素影响到青春发育。
总结起来就是:开始发育这件事其实跟激素没关系,跟大脑有关系,如果有辅助刺激作用的那就是脂肪和肾上腺素。换句话说,肥胖肯定能导致更早地发育,而过度刺激,或者一些激素药物也可以刺激过早发育。
我们知道了发育是如何开始的,下一步就是发育为啥会提前呢?坊间更有传言说是因为吃的东西不好了,或者吃的含激素类食物太多了,才会发育提前。洒家小时候还有一阵子普遍地谴责开封菜,说洋垃圾吃的发育提前了。
好吧,我们回头来看看人类进化的过程,基本上人类的进化代表着我们对环境的适应。
我们来对比一下三个时代的人,旧石器时代,工业革命时代和现在。
大概大家都认为现代人恐怕生存环境最为优渥,因此健康状况也最好吧?
事实上,横跨万年的人类进化过程,要说我们肯定比祖宗强的,大概就是身高了。毫无疑问,我们一代更比一代高了。别的方面?呵呵。
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现在挖出来一看,每一根骨头都很挺括,骨质细密匀称,肌肉强健,既得到了良好锻炼,又没有过度劳损。换一句话说我们祖宗生活得很合理,知道劳逸结合~
然后工业革命也就是曽曾爷爷那一辈,中国还没轮上彻底的工业革命,挖出来一看,哎哟,没法看,各种关节炎,各种脊椎磨损,各种肌肉不平衡。大概是得益于工业革命后大量机械工作所得,这些体力工作经常重复,且单侧运动,直接导致了过度使用骨骼关节带来的磨损。
那么现在呢?我们现在基本都坐办公室了呢,身体好些了吧?并没有~由于身体未得到充分锻炼,我们的肌肉通常无法达到人类过去10万年的强度——过去十万年里骨骼和肌肉都是这么搭配的,过去50年科技的飞速发展却让我们统统坐进了办公室,从站着运动的一生变成了坐着的一生,显然我们的身体并没有准备好。
由于肌肉的不发达,带来了骨骼和关节意外受伤的可能性大幅上升。而且我们的肌肉现在只有两种状态:1. 未充分锻炼不发达。2. 劳损。
然后呢,就是长时间坐着导致我们的内脏开始趋于停滞,新陈代谢速度减缓,总之我们会坐出一身慢性病来。
看完了这个例子,我们大概就懂了。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很多新问题,是我们这幅老身体没办法应付的。
身体发育也是一样。人类在万年进化过程中,都是等身上脂肪和营养达到一定比例后,大脑一看,嗯差不多了,准备好了,可以生孩子了。然后就告诉弓状核,可以了,你开闸吧。
但是人类的身体没料到现在我们营养这么丰富,甚至过盛。都达到了大脑还没发展到搞得清楚,身体却已经为生殖做好准备了的地步——于是错乱的事就这样发生了。
相反,如果我们现在营养不良,那么首先要保证的是自己的生存,绝不会有闲情逸致,刺激你去搞什么发育工程的。
其实,女性的卵泡分泌也是类似的道理。在旧石器时代,人类怀孕可艰难了,跟大熊猫似的,老也怀不上——因为女性压根就不怎么分泌卵子,身体一想,饥一顿饱一顿的,生孩子还得消耗那么多卡路里,跑也跑不快,还是算了,两年分泌一次卵子吧。
那真是纯天然避孕啊——希望现在的科学家多多研究,能整出来一套说辞说服我们的身体,骗身体相信我们还在石器时代,那不就解决了避孕难题了?
一进入农业时代,哎,顿顿有的吃了。身体一看,哟哟哟哟,顿顿都有食儿了,麻溜的,快生啊!结果也不看吃的啥,农业时代基本就都吃主食了,营养都谈不上,就是饿不死罢了。各种面黄肌瘦,还得怀孕,于是出现了大量疾病新生儿夭折,人口寿命直接从农业革命前的67岁跌到14岁。
听说过那些减肥节食过度的姑娘直接闭经吗?没啥太稀奇的,旧石器时代经常闭经。
总结起来,就是发育这件事基本只跟孩子的体重,脂肪累积程度和营养程度相关,跟开封菜没啥关系。
再说了,美国儿童不是吃Pizza就是开封菜汉堡包,你见平均身高低于中国人民了吗?你见智商低于我国人民了吗?
总之我是不太买吃素的帐的。
有一年我跟着刘老师住在春之谷,哎哟,吃素把我给吃的啊~我一哥们住在北大那儿,说要来看我,问我带点啥,我想都没想:哎,给我切两斤五花肉啊~~结果他来看我的时候,塞了一冰箱的肉。
当然了,如果关于信仰,那两说。洒家也是佛教徒,也是吃过长斋的人。但是吃素那可得讲究,比吃荤复杂多了。因为长期素食如果还要能保证提供身体必须各种营养元素,必须非常费心地准备食谱搭配。
我的师父在云南鸡足山,每次上山看他,我都跟着他蹭饭,他的斋饭虽然简单,但是一餐至少十种蔬菜,豆类海带都可以看出营养元素的各种身影。吃过他的斋饭,我知道,我是么有资格吃素的。
所以,一不是肉吃多了才发育提前,二不是激素吃多了才会发育提前。
洒家有一年查出来有个结节,老医生提着我的脖领子,少吃鸡知道吧?那都是激素,会诱发你癌变的。吓得我十年没吃鸡。
后来因为实在太想鸡,我就下了狠心本着知识分子的基本特质,去查了激素的源头。发现养鸡场是不会使用性激素的,因为性激素不能刺激鸡长得快一点,要想长的快一点只能用生长激素,但是生长激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会被消化掉,无法被身体吸收利用,只能采用注射的方式,而且一天要注射好几次才能见效。你觉得300只鸡的养鸡场会不会有个人不停地举着针跟在鸡屁股后面给打针?然后我又查了生长激素的价格,一毫克就超过了一只鸡的价格,你觉得那个慈善家会给鸡打生长激素?
所以本质上现在养鸡场的鸡会比走地鸡体重更重,成熟更快——是跟我们人类青少年发育提前一个原理:吃得太多动的太少,撑的。
当然了,你也可可以说:养鸡场的鸡都已经性成熟了,肯定自己也会分泌大量性激素啊~嗯,观点是没错。但是你吃的走地鸡难道没有性成熟?它成熟了也一样要分泌性激素的啊~
所以走地鸡和养殖鸡的区别大体只在风味上,没什么激素不激素的问题。
有一阵子微信上拼命宣扬吃牛奶要得癌。唉,我知道奶牛命苦,但是你们都不喝奶了,它们基本死路一条,不知道哪个归宿更苦... ...
说牛奶里雌激素的各位,我们人体的激素分泌本来就是一个微妙的流程,事实上在发育之前,我们就开始分泌雌激素了,每天分泌的量大概是每天喝一升牛奶的几百倍。
而且相比欧美,中国人对于乳制品的需求量其实是很小的。你也不可能傻喝牛奶喝几公升啊?欧美各种奶制品,各种奶酪,各种奶油,各种Quake,我到现在都分不清,反正都是白乎乎的。而且牛奶便宜得令人发指——一升牛奶才几毛钱。一看就知道这是基于长期的饮食习惯。也没人在欧美说牛奶致癌啊~
那么欧美的青少年发育有没有提前呢?也是一样的啊~~随着大家统统吃饱了,发育就提前了。只要不是病态的发育提前,比方骨龄过早老化,其实不用太放在心上。
好了,既然大家小学两年级身体就要准备好发育了,标志是什么呢?家长又该做些什么准备工作呢?我们下次再讲~~
万一我挖了坑忘记续上,大家踊跃留言提醒我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