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来,一直想写写自已上学和入伍后的事,正好昨天收到简书全职业写作活动第二期【学生】开始了的消息,借参加活动之机,就从上学住校这件事写起吧。
我开始上学住校,是从读初中二年级开始的。
到了初中二年级,学校开设了早读和晚自习,我家离学校约有5公里山路,早晚天太黑,走读很危险,所以就选择住学校了。
那时上学住校,周六下午就能回家。穷人家的孩子,生活苦习惯了,住校读书后,在生活上并没有太多的不习惯。相反,那段时间正是我思想日渐萌发许多想法的青春期,离开父母约束的那份小喜悦充满了整个大脑,自由得还有几分兴奋。
离开父母住校,心里窃喜最大的就是不用受父母管束,空气是自由的,校园角落里每一处地方都是自由的,整个人更是自由超凡。
今天,我用快速回放电影场景的方式串起那段日子,我发现自己没有过可怕的叛逆期,除了能依稀记得一些关于成长、关于学习、关于吃苦的片段,我压根儿想不起和父母间有过什么青春期的猛烈碰撞,因为那段特殊时期与父母单独相处的时间很短。
1
初中时的宿舍,是在一间老旧教室里摆满了上下铺,一张床挨着另一张床,整间屋子里除不堵住两个门口外,分三排共摆满十二张上下铺,靠墙一排,中间两排,临窗是过道,一个年级的住校男生都在这屋子里。屋子中间花电线上挂着一盏40瓦泛着黄色光的电灯泡。大家带来的包,脸盆和日用品,都是放在自己的床铺底下。
到了高中后,每间宿舍只住8个人了,条件好很多了,而且还吊着有一台电风扇,这也是我们宿舍最贵的公共物品了。
2
开学第一天,我带去了老娘给准备好的被褥,和几个要好的同学相约做了上下左右邻舍。上学时我从来不让父母送去学校,总觉得自己什么都能行。也许都是头一回住校的原因,第一个晚上大伙睡得都不安稳,不是你翻身,就是他轻轻的呼叫邻铺,要么就是戳一戳上铺睡觉了没。睡在屋子中间一个搞恶作剧的同学,故意把屁打得震天响,并且连环着来两三回,引来满屋子人哈哈大笑,也因此招来守校的大爷进屋子呵斥大家,不过他只是口头说说就合上了手电筒,继续回去睡他的觉了。
深夜的校园很静,宿舍里散发着一股酸酸的脚丫子气,窗户外不时传来山上不知名动物“咕咕咕”的声响,有的同学已经睡着了,传出了轻轻而又均匀的鼾声,我开始有一点点害怕,把头蒙进了被子里,不知什么时候稀里糊涂就睡了过去。
3
每到周末,我会回家背10多斤的大米去学校,每斤米交1毛五加工费,然后换取一两、二两的一叠饭票。这饭票只能是用来换米饭或馒头,早上稀饭一两饭票一大勺,馒头一两饭票2个,中午和晚上都是米饭,可以选择买二两,也可以买三两。每顿饭的菜钱要另掏,每顿三四个品种,一毛钱、二毛钱的青菜、豆腐,最贵的是五毛钱的回锅肉。买菜时告诉师傅要什么菜,把打好米饭的饭盒伸过去,师傅给你在米饭上盖上一勺菜。现如今我看见盖饭就能想到住校时米饭上加菜的日子,不过那时我一般都只能选择两个一毛的青菜,一周最多要一次五毛钱的回锅肉。
我每周回家,都会带上我妈做的一大瓶干咸菜,咸菜是使用猪大油和辣椒炒过的,放进在玻璃瓶中压实,有时还能带点煮好的香肠。这样拌在早上的稀饭里,油香油香的,十分可口,还可以省些菜钱。
其他同学也带菜,同学们还可以相互品尝,每到吃饭的时间,大家拿着饭盒,打好饭菜之后,大家就在操场边石板上、乒乓球台周边,或蹲或站,有的围成一堆,有的独自一人,有的找个台阶坐下,遇雨则在教室外的走廊里解决。那时吃饭都很快,也许就是饭菜量少,十来分钟就吃完饭,食堂外有个自来水管,争着把接点水把碗洗了,然后去宿舍放下碗开始玩儿了。
4
住校的日子,中午和下午有一段自由时间,那时从来不睡午觉,三五一群到处乱逛,可以在学校打篮球、打乒乓球,也可以相约同学一起上街。
学校外有个出租自行车的铺子,二毛钱一小时,我们经常压着学生证,租台自行车,在大街上骑着玩,那时没有现在这么多车,骑车很安全。
校门口外还有个特火爆的电子游戏厅,好多同学都是省下饭钱去玩一把。我从小对电子游戏没有天赋,一个币打几下就死了,所以总感觉亏得很,去过一次后就再也不怎么去里游戏厅里面了。
街上还有几个录像厅,我也在别的同学的怂恿下去过两次,那时的港片打斗场面偶尔还在大脑中闪现。不过每周我爸只给5元钱,交了大米加工费,只有3元多了,扣出每天菜钱,没有多余的钱去干这些“坏事”。
5
住校读书的日子,没好好读书是最大的遗憾,这也许就是“自由”的结果,离开了父母的约束,把有的要求当成了“耳边风”了。
住校读书的日子,承载过我的青葱年岁,在那时爱过谁也恨过谁,有过甜蜜而又青涩的爱情,也有过刻骨铭心般的难忘,现在都已经成为过去。
随着初中、高中不同阶段,住宿环境一年比一年好,父母也会一学期比一学期拿的钱多一点点,在学校经历的“坏事”多了,也就慢慢品味了成长,懂得了珍惜,学会了知足,也学会了坚强,自己不断调整心态,跌跌撞撞的长大。
上学住校,绝对是我人生成长路上很重要的一环。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