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静静。
今日六点起床,来驾校租车练习,准备明日的考试。练车很不顺意,几圈下来,总是在一个点失误。心情很是失落。
12月份似乎每天都在失落中度过,发生的事情都不算大事,却总让我产生无力感。
让我想想,到底是哪出了问题。
一、不会思考
昨晚听了猫老师的分享。反复收听语音,认真地整理完笔记,分享至群里。心中乐滋滋地想,我又完成了一项任务。我在群里提示大家不要转载,自己看就好,因为这是付费的课程,担心版权的问题,会引起麻烦。
随后师父一番话,让我惊出一身冷汗。听这堂课对你最大的收益是什么?我想了半天,十大狠招,只记得一半。狠招中有许多点,可我却阐述不清。师父又问道,为什么懂得那么多道理,我们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是的,猫老师讲的狠招,我们都知道啊,可为什么这只猫很剽悍,而我还是没有长进的我呢?我看过那么多书,听过那么多道理,用过好多管理工具,可我还是管不好自己。
我想起了考驾照的事情。从去年冬天一直到今年的冬天,整整历经一年。我夏天顶着烈日,冬日吹着寒风,黎明赶车,傍晚回家。我的开车技术有长进,却没有大的长进。教练经常说,你幼儿园毕业了吗?练了这么久,倒库还是那么烂。
我总是把重点放在他说话的语气上,觉得他过于严厉,相当难处,而忽略了他说的是否是事实。我的确每周六天黑就起床,经常是第一个报道。每一次练完车,我认为这项“任务”完成了,开心地在项目上划了个勾。然而,我从来没有总结过,以至于我总是在同样的点犯同样的错误。教练说我幼儿园没有毕业,其实是在说我没有思考、总结,只会机器般的听命令。
二、为什么仍过不好
上学时我总是密密麻麻认真地做好笔记;这两天听理财课,我的笔记也是最完整的。然而,上课老师的提问我很少能回答上来;理财课的答疑,我从来没有问过一个问题。有一天我请教师父,如何记好笔记?师父分享给我一篇记笔记的文章。我认真读完,郑重地点了收藏,却再也没有翻过,也没有实践过。毫无疑问,直到现在我还不会用高逼格的方格笔记本。
同样的,我看过很多时间管理的书,也用过一大堆时间管理APP,时间排的密密麻麻,做了那么多任务项,却很难拎出来一件最精彩的,因为大多流于形式,比如每日更文。每日更文是为了完成任务,欺骗自己我正在坚持。可坚持等于进步吗?不等于!因为我的文章跟以前一样还是语句不通,错别字满天飞。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仍然过不好?
1、求快不求精
我把每天想做的事列为项目,一件事匆匆忙忙,马马虎虎做完,又去赶着做下一件。如果一件事没做完,就会陷入自责。自责的很少是关乎项目的质量,而是一件事没有完成。如此,本末倒置,忘了做这件事的初心。
2、假勤奋来掩饰思考的懒惰
勤奋只是时间安排的严丝无缝,缺乏的是高质量的思考。我们不是工具、名言、道理的搬运工,要思考是否正确,是否适用。干货仅仅从别处复制,在粘贴过来,永远是别人的干货。思考给干货注水,拿来用了,才是真正的内化。
3、缺乏对实际的指导
猫老师在提到读书时也说到,读书要三问,作者讲的什么?我有什么感受?我该怎么做?学以致用,化为自身的能量。周六西安十点读书会年会时,有位书友分享了古典老师的《你的生命有什么可能》,三十几页的PPT,她说从书中她找到了方向,有了很大的改变与提高,她谈着那些我也同样熟悉的语句。只是除了语句,还有自己的反思,自己的行动。我同样读了这本书,可我最后只记得了书名,我仅仅只是读了一本书而已。
4、行动拖延
就如同我收藏的师父那么多干货,我总想着以后翻看,但以后往往变成了后会无期。没有行动,能有所改变吗?如同我练车,教练说回去好好在脑海过过,想想哪有进步,哪有问题。我经常是答应的好好的,回家后以后就把这事忘到了爪哇国。
三、我该如何思考
从日常的行为中,我找出了问题。从猫老师的分享中,也收获了一些答案。根据我的“病情”,我自己出诊,开出以下“药方”:
1、花时间高质量做好三件事
猫老师分享到,他的时间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清晨三件事”。列出最重要的三件事,选择在自己效率最好的时候完成,保质保量,完成后就可以愉快的玩耍,无负担地做其他事了。
2、分享给别人
分享并不是像我昨晚把笔记扔到群里,请君自阅,而是把学习的获益,感受有所输出。写出来,经过了大脑的过滤思考;说出来,与他人互动交流,能加深理解,也能在答疑中找到不足。用输出,来倒逼思考与提高。
3、立刻实践
知道并理解了这些道理,应该不客气地拿来指导行动。师父曾有一篇关于如何混社群的帖子,有几项记得很牢,因为我当时立马拿来用了。一是脸皮厚,多发言,自此我一反往日害羞,厚着脸聊,几个群里都有了点存在感。还有多发红包,我不是土豪,但是有高兴的事愿意分享,对别人的帮助也心甘情愿以红包答谢,在收到红包时也会安特一下说声谢意。还有个最重要的点就是是提高自己的能力。有存在感,更要有存在的价值。这是大神玩社群的肺腑之言。
猫老师的分享,师父的指点都让我受益,剩下的就是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