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师兄说一打坐就不知不觉睡着了怎么办?首先说你是否缺乏睡眠,这个要对治,这个是毛病就要对症。如果你睡眠不充沛,那就闭上眼睛好好休息,或者躺下来好好睡觉,精力充沛好好打坐。
如果是睡眠不缺乏,一打坐就睡着,这个就是昏沉障,这个需要用精进来破。要睁眼睛打坐,犯困的时候就下坐运动一下,然后再上坐,一犯困再下坐,再运动。只要用精进来对峙,要吃点辛苦了。
那你断念的时候有没有感受到内心的智慧心?感受到了以后再起心动念,有妄想来去生灭的时候,你的智慧心有受影响吗?那智慧性不还是在那,也不受影响。那你说话交流,这个智慧性还在那儿,不也是不受影响吗?
那你走路的时候,智慧心不也在那儿,不受影响?啊,行,住坐卧这个智慧心现前就叫做三昧,就是行处坐卧都在三昧之中。
如果是不缺少睡眠就要睁眼睛打坐,像我是精力确实太匮乏,我要闭眼睛休息,但我并没有睡着,内心是很明了。我有的时候这个状态非常的昏沉,但是我的那个智慧心那个地方还是很清晰,就是各是各。所以我有时候疲惫了就往那一坐,但现在要讲法我还躺下来休息,然后经常打坐用功夫的时候,我是中午是不睡觉的,到了中午睡中午觉的时候我都是打坐。一坐坐个40分钟,这个中午就够了,就不需要睡觉。
那打坐的时候全身心放松,这个人往这一坐,就感觉这个身体像睡着了一样。但是那个智慧性就感觉到没事干,等这小子睡着了咱再去出去工作就有点这个状态,这小子睡觉了让他睡吧,就坐在这,这小子要睡着了,就让他睡吧然后各是各这个身体就跟睡觉了似的,那智慧性是分开的。
有师兄说动本无心,心本无动;动不离心,心不离动,动无心离;心无动离,问我这是啥意思啊?我没表达过这个意思,我只是说在一切动静之下,在行出坐卧之中,我们护持好内心的一念智慧性。
打坐的时候你就要去感受那个智慧性。如果你迷于境界就是无明,如果你智慧现前你就不会迷于境界,于一切境界中,这个智慧性如如不动,就不会迷在境界中了。
就像我们现在聊天一样,都在智慧性中,都没有迷于境界这就对了嘛。
行住坐卧,走的时候,心也不会迷于任何境界。这就智慧性现前,不堕无明就好了。呃,不要搞得太复杂,太复杂了之后,你自己脑袋不够用了,很简单。走路的时候,说话的时候。这都是境界,这个心呢,不迷在境界中智慧现前。智慧现前就不是无明,不是无明就是三昧。就这么简单啊,不要搞得太复杂。
有师兄问打坐之前超度一下冤亲债主,如果超干净了就不会困。
其实如果我们有业障未了,就是说过去世有恶业,每个人难免都有恶业嘛,有恶业干扰,这个时候应该积极的修忏悔法,要与般若波罗蜜无相相应而修忏悔法。要至心诚意的修忏悔,修完忏悔到打坐的时候,就不要再超度原亲债主,你每次上座之前超度冤亲债主,搞不好你是招惹冤亲债主,不能老是这样。平时给自己一个时间,说现在要修忏悔法了,我在佛前修忏悔法。忏悔法修完了休息一下,我要打坐了,打坐的时候就不研究什么冤亲债主,什么忏悔了,就不研究这个了,这个每次上座之前先忏悔,这一座都在忏悔的境界。
如果你要是打坐的时候先超度冤亲债主,那这没有冤亲债主让你给招来了。这一打坐就是上座之前的观想可能会贯串你整个这一坐。这就变成了在这儿招魂了?这没事儿找事儿了。要是修忏悔就是修忏悔,要是打坐就是打坐。不要把忏悔法和超度怨气债主带到打坐上来,这个很危险,这个叫没事找事,有的时候会给自己找麻烦。
智慧心就是与无明相反,什么叫无明呢?你的心完全不在智慧状态,完全迷在了境界之中,这个叫无明,那你的心觉悟了,在智慧状态,没有迷在任何境界,这就叫智慧性。觉这个字应用太广,不具体,所以我就用了一个智慧心。
若水师兄说他一直在对抗睡着,不小心就睡过去了,那你缺不缺觉啊,你要缺觉的话就要好好睡觉。如果不缺觉的话那你就得对峙,犯困的时候下去走走动。要不了两个月,一个月就把毛病治好了。下坐跑蹦,呃,运动,把这睡眠给他赶掉,然后再上座,犯困的时候下地就蹦,跳绳,运动一下,把这个昏散给它去除掉,然后再上座,所以禅宗上座之前要跑香是有道理的。
师兄问饮食方面有什么要求?打坐对饮食还是以吃素为主。应该吃素,吃荤的人打坐障碍大,吃素的人打坐要清静。还有一个吃饭呢,别吃的太饱,一般就是七分饱、八分饱就不要再吃了,而且如果没有繁重的工作,一般来说就早上中午两顿饭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