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职问」(ID:zhiwen_15)
1
“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泡吧。”
晚上11点,Fiona在慢得要死的电脑上再刷了一遍Vlookup,在可能会很漫长的几分钟等待时间里一把抓起化妆包,悄悄走进女厕所。她拿出几百年用不上的补妆神器在脸上印了薄薄一层粉,再涂个999口红,放下下午就扎起来的长发,虽然发型有点凌乱,稍微顺一下倒有点自然美感。
电脑里的Excel居然运行良好,Fiona用半秒钟完成保存动作,把电脑合上扔进包里,心情不错地跟办公室里的一堆混乱的椅子说了声晚安。
这句晚安当然不代表Fiona要回家睡觉去,她的夜晚才刚刚开始。
屏蔽了经理和客户,Fiona拿文章开头的话发了一条朋友圈,配图是灯火通明得让人困意全无的安永大厦门口。
“别装X了,快来!“同样在四大上班的大学同学在朋友圈底下评论。
Fiona带着东方广场高冷的空气一头扎进三里屯暧昧的灯光里,在太古里旁边一条安静的小巷子里找到了大学同学。三个女生,手上拽着三种颜色的四大工牌,一人点上一杯,就开始自由地发呆。
这是一个无意义酒局。从Fiona没有把秋裤换下来就知道,她也不指望在这酒吧里有什么艳遇。隔壁桌几个浓妆艳抹的女生拿着自拍神器打开闪光灯以各种组合拍着照,Fiona理了理衬衫,端起自己点的名字莫名其妙的酒抿一小口,继续和朋友沉浸在只有音乐、没有对话的奇特氛围里。
四大人喝酒,就是这么无聊。开始进入微醺状态的Fiona笑着对我说。
Fiona的真名很普通,用她的话说,乖得像个邻家女孩,就像在公司里的她一样她坚持用Fiona这个化名,听起来有点稚嫩,又有点对世界满不在乎的气质。
在进四大以前,Fiona还担心过自己会不会不能适应金融圈纸醉金迷的生活,没有浓烈香水和修长身材的加持,是不是就很难混迹于蒋先生麾下的东方广场商圈。
值得庆幸的是,四大里有的是和Fiona一样只热爱工作和学习的乖乖女,那些带着铜臭味的刀光剑影针锋相对,跟四大人可没什么关系。
投行女的艳遇和券商谈生意时觥筹交错的画面,当然就更加不会出现在Fiona的生活中。所里举办的团建和聚会,从真人CS到密室逃脱应有尽有,就是没有人会提出一起到后海去喝酒。
2
Fiona第一次主动想喝酒是在双井的家里。
那天晚上10点,百年一遇的细节控经理让整个组的人在办公室里等着,把他们轮流抓进会议室一对一Review项目逻辑。在300个回合的对决后经理终于心满意足地点点头,Fiona捧着电脑正准备灰溜溜逃跑,经理竟然又云淡风轻地说:“刚来的comments你清一下吧,清完早点回家休息。"
好了,又一个凌晨2点。Fiona下班后打车回到小区门口,站定在路边就不想走了。
当时我啊,突然真的很想像电视剧里失恋的老男人一样,蹲在路边夹着一根烟,皱着眉头一边咒骂北京的雾霾一边吞云吐雾。
不过Fiona实在太讨厌烟味了,转身就到街角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买了一瓶红酒回家。让人绝望的是,Fiona的第一次喝个烂醉计划因为忘了买开瓶器被宣布夭折。这瓶红酒后来被Fiona分开6次喝完,分别是在几个失眠的夜晚、看CPA的夜晚、和在家加班的晚上。
要不是大学毕业时检验过几个闺蜜的喝酒习惯,Fiona是不会轻易跟她们约出去喝酒的。
当我对酒的认知还停留在莫吉托的时候,我就抱着这杯柠檬水一样的东西冷静清醒地见识过三里屯酒鬼们的疯狂。
大多数的人喜欢劝酒,一句接一句的“喝!”震耳欲聋,不喝就是不给面子,不一口闷了就不是兄弟。一般听到这种鬼话,Fiona都会在心里翻个白眼:谁跟你是兄弟了?
还有人喜欢喝得烂醉。12点过后太古里周围的小巷子里总有一波人轮流扶着一个跌跌撞撞言语不清的人,嘴里哄着说“不喝了不喝了我们回家”,这些最后负责送人回家的人可不好做,既要死死地抓紧这位兄弟的手臂不能让他躺尸街头,又要随时准备躲闪不能让他吐在自己身上。
Fiona更加喜欢适可而止。埋在酒吧柔软的沙发里慢慢喝,讲讲朋友分分合合的八卦,喝到微醺,开始敢用温柔的语气骂一些平时不敢骂的难听话,然后一离开酒吧,迎风吸几口清新的霾,酒就醒了,正好各自打车回家。
Fiona们享受的,只是那些酒精冲上大脑的瞬间,有些不一样的自己。
进入四大,似乎就开始了按部就班的人生。第一年专注于资产负债表科目,第二年开始钻研更复杂的项目,协助新人,然后就进入周旋于不同部门、不同角色之中的日子。这条打怪升级的职场路如此明显,在东方广场的人流里,似乎就能看到未来几年的自己。
在充满秩序严禁,数字齐整的生活中,Fiona 告诉我,她最喜欢那些晕而未醉的短暂时光,仿佛置身于一个东方广场的平行世界中。这个自己浑身散发着女流氓的气息,同时又是一个对周遭一切充满好奇心的小女孩,这时候就算是工作狂女经理打电话来问工作,她也不会觉得厌烦。
这样说来,喝酒也是对工作有一点帮助的嘛,Fiona说。
3
有时候,喝酒是真的对工作有帮助的。
当我说要约他讲讲喝酒的故事时,大东哈哈哈笑个不停,在电话里说,我们边喝边聊,吓得我以为他要从德勤大楼里拎着一瓶酒下来。
在我在东方广场有限的势力范围内,大东应该是我的朋友圈子里最能喝的一个了。他本来没想让公司同事知道他的这种天赋的,四大人需要喝酒的工作场合也不多。
只不过,命运安排他在项目上跟一个山东客户狭路相逢。山东人热情好客,项目组才刚到酒店,还没开始干活就被招呼到饭店里。客户老总跟饭店经理挥了挥手,几瓶茅台就被端上大红桌布,席上每个男的手边都被倒上满满的一杯。
SIC 及时出手,捏着鼻子干了眼前的一小杯,就严词拒绝了接下来的车轮战。山东老板就一副“我干了,您随意”的态势,自己和自己的员工喝,开始跟大家唠嗑。大东一不小心被唠出来东北大汉的真实身份,对方一个兴奋,就让大东换到他旁边坐,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男人与男人之间的对话。
从那次以后,大东每次都是救同事于水深火热的大侠。
我问大东,会喝酒能让你在四大里更受欢迎吗?比如在酒局上英雄救美深得女同事欢心?比如侧面获得老板赏识?
大东摆摆手丧气地说,并没有。
尽管大东在不同的酒局上可静可动,酒品也算不错,但他几乎没有因为喝酒而在跟同事成为好朋友,更别提老板了。
四大小朋友哪里喝得起酒啊,一个月去一次三里屯一次后海就差不多了。而老板们除了在客户酒局上赏识你的“才华”,私底下也不太可能真的约你出来喝酒。
职场上真正的阶层秩序,就体现在下班后的时光里。项目上再怎么并肩作战,走出东方广场,大家就是不同圈子里的人,才不想一起去喝没有目的的酒。
很多人第一次喝酒,是在大学。
刚从高考中解放,经历了成人礼,远离了爸爸妈妈和熟悉的家乡,一切都给你营造出长大和自由的假象。
而意味着长大的初阶标签,大概就是恋爱和酒精了。小孩子哪知道什么喝酒的乐趣,只知道家里大人“我干了,您随意”的大话好像很成熟,电视剧里男主角站都站不稳却在马路中间跟女主角表白好像很酷,于是也想效仿。
其实那时的我们也没什么深厚感情需要用到酒量来巩固,没有什么焦虑需要酒精来拯救。
等我们都长大到二十几岁的年纪,不管遇到多坑的项目,底稿多难写,被吃了多少OT,仔细考量一下,好像这些烦恼也都没有可怕到必须用酒精麻醉自己来解脱的地步。
那么,那些在家里自己一边倒威士忌一边倒绿茶的酒鬼们,到底在烦恼些什么?
不一定是因为烦恼吧。可能是爱上了酒精冲上大脑的瞬间,可能是爱上了喝高以后开始飙英文和粤语的自己,可能只是爱上了从清醒到迷醉之间的小小冒险。
有人说,四大吸引的就是那些能力而风险偏好又较低的年轻人。从小擅长考试,听父母老师领导的话,名字总能闪耀在好学生排行榜上,像一颗闪闪放光的螺丝钉。坚信自己劳碌有为,但也会有那么几个瞬间,会冒出一个奇怪的小念头:
这就是最好的我了吗?
又回到温顺清醒的Fiona认真地跟我说,她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拥有那么一点不过分的不良嗜好,不是因为人生太艰难,而是因为人生有太多不值一提却又挥之不去的琐碎,需要一些仪式来掩盖。
是啊,毕竟醉眼看人间,个个都温柔。
图片/来源网络
-END-
职问专注四大、法律、咨询、金融等行业,为职场新人提供资讯阅读、技能培训。如果你希望分享对本文的看法,或是有求职方面的难题,可以和职业发展咨询师 Carry(微信号:zhiwencarry) 聊聊哦~
更多四大、咨询、法律、投行等求职干货分享欢迎围观微信公众号「职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