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鸣龙少年》看原生家庭的影响
——读《超越原生家庭》有感
读《超越原生家庭》这本书,脑海中不自觉浮现出一部最近火的电视连续剧《鸣龙少年》。每个人都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其中包括父母的关爱和支持,父母的性格、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还有家庭的经济条件、生活环境以及家庭氛围等。
具体到《鸣龙少年》11班的六个孩子,每个孩子都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把这部剧和《超越原生家庭》结合起来,我有了一些特别的感悟。
父母严重忽视导致学霸自残
家庭是一个人温暖的港湾,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有其庞大的家庭系统。在《鸣龙少年》中“学霸”沈耀的家庭环境令人羡慕,衣食无忧,享受富家少爷的待遇,豪车接送,保姆准备学校加餐,爸妈光鲜体面,处于社会的顶层。按理说沈耀应该是最幸福的,但是相反,他也是心理问题最严重的。
他的伤害来自父母严重的忽视,自从有了弟弟,妈妈就很少真正地关心他,父母关系破裂,母亲唯一一次主动关心为他过生日,竟然还是做妈妈的棋子,帮助妈妈去打探爸爸新欢的情况。这让我想到了书中提到了“三角关系”。在原生家庭中,很多场合,沈耀被妈妈拿来当作同盟,而一个孩子夹在其中是多么无助和痛苦?父母关系的不和睦,妈妈的忽视,导致沈耀小心翼翼,拼命努力,想要通过取得更好的成绩赢得家长的关注,但是得到的依然是冷漠。他们以为给沈耀提供了足够好的物质生活,却从来不关心他的需求和感受。在这样的家庭中是压抑的,他只能通过自残来摆脱心理的伤害。
父母过早离世导致自卑冲动
《鸣龙少年》中的“物理天才”李燃,父母双网,和奶奶相依为命。生活贫困,极度自卑,奶奶是沈耀家里的保姆,因为房子强拆,只能寄人篱下。既有来自同学富足生活和好成绩的对比,又有因为自己在学校里不被认可的叛逆和冲动。
剧中有一次开家长会,他的奶奶来参加。心理老师一句话一语中的,他对孙子的放任和不管,导致没有给他建立起规则意识,所以容易冲动。剧中三个画面,一个是因为租摊位的钱被骗,冲动被抓进派出所,一次是被班主任冤枉报复破坏他的车,还有是被小混混因打。这些他的奶奶肯定是不知道,但是作为一个来说,所有的痛苦都靠自己来背,在奶奶面前强颜欢笑,也是非常令人心疼的。
父母过度保护导致校园霸凌
口吃男孩禹洋,妈妈无休止的唠叨,对他生活过度的包办代替。他从小都没有自己的想法、缺少自理能力,导致在学校里被同学们嘲笑、欺负,也不敢给妈妈说。因为背负着极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更加缺少自信,害怕与人交流,于是更加口吃,别的同学更加嘲笑他,导致恶性循环。
其实从禹洋身上,我看到了现在很多孩子生活的真实情况。为了让孩子取得好成绩,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学业上,所以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剥夺了孩子长大的机会,变得胆小、害怕。当没有家长保护的时候,只能软弱到遭受别人的欺负而无力反抗。
父母意见不一导致左右为难
喜欢唱RAP的男孩江晴朗,他的妈妈强势,爸爸软弱,爸爸妈妈经常意见不一致,江晴朗和爸爸达成同盟,一致对抗妈妈。当事情败露后,最终还是妈妈霸王硬上弓。剧中有一个片段,主动刷完题出来活动的他,刚想喝点水,妈妈就命令他开窗,爸爸则不让开,妈妈让感觉学习,妈妈则让看电视,江晴朗夹在其中左右为难。父母的意见不一致,严重干扰了他。
在教学中,我们也经常遇到孩子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的情况,一个严厉,一个溺爱,一个让朝东,一个让朝西,这个时候孩子往往会趋利避害,倾向于服从更加袒护自己的一方,来和另一方形成对立。家庭关系也越来越补和睦。
寄居在亲戚家导致讨好压抑
剧中还有一个女孩边晓晓,她寄居在姑姑家里,每天察言观色,为了不遭受反感,争着干脏话累活,看似乖巧懂事,其实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学校里,她也是为了融入小群体,投其所好,巴结朋友,反而被人欺负。
边晓晓渴望外界的评价,希望自己当“网红”,关注自己的粉丝和流量,但是当过度压抑自己的时候,也会导致心累,既得不到真正的关心和友谊,又更加变本加厉地营造虚假的和睦和开心。对于原生家庭,她一开始是极度逃离的,后来才慢慢地接纳和和解。
继父过度控制导致早熟叛逆
最后一个孩子是数学天才“乘以三”,可以说她的原生家庭是最糟糕的。她在电视开头就期望通过相亲摆脱原生家庭,继父的偷窥和控制,母亲的隐忍和软弱,让她极度崩溃。长期在麻将馆这样嘈杂的环境中,她没有安静的学习环境,反而要被经常帮着家里干活。
过早地接触社会,被继父偷窥,让她变得早熟叛逆。她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远离原生家庭的伤害。
好在这些孩子,在电视剧中报团取暖,互相关爱,共同成长。老师为他们指引了方向,他们也靠着自己的努力走上正确的轨道上,既接纳了自己,也接纳了与别人不同的自己,赢得最后的辉煌。正如《超越原生家庭》一书中所说,我们谁也不能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每个人在这个社会上都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但是我相信,只有我们找到正确的方法,就一定能变得积极阳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