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两本书,一本是查理·芒格写的《穷查理宝典》,另外一本是新书叫《好好学习》。两本书都提到了一种思维模式叫“复利模式”。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复利。
爱因斯坦称复利为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迹。有一个关于复利的故事你一定不陌生: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国王问他要什么,他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我2粒,第3个小格给4粒,以后每个小格都比前一个小格加一倍。请您把棋盘上所有64个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 国王觉得这个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命令给他这些麦粒。当人们把一袋一袋的麦子搬来开始计数时,国王才发现:就是把全印度甚至世界的麦粒全拿来,也满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
我们算一算那位宰相总共得到的麦粒到底有多少呢?总数为:1+2+4+8...=1844亿亿。这就是复利的威力。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复利的认识也仅仅限于数学计算和投资,换句话说,我们只是从公式上来理解复利。我们大家都知道数学公式是现实生活的抽象。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就变成了数学公式。那么复利在现实生活中是是什么呢? 换句话说我们要思考复利的本质是什么。
《好好学习》这本书中给出了答案:
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生活中,凡是符合这一规律的事情,都可以视为复利效应。
A作用于B,B又反过来加强A。这种运作方式就是利滚利。
当我们了解了复利的本质后,就会发现有两个因素极大地影响复利的效果--利率和执行次数。
复利的发展开始时会比较慢,如果炒过股票的话,一定知道一个词叫横盘。复利初期的发展基本上就是一条横盘线,貌似投入的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没有任何可以看到的效果。但是一旦复利到了临界点,再往后发展就会变成一条陡然上升的曲线。
以上这些就是关于复利的所有知识,并不难理解。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这本书中说:
你必须拥有多元思维模型---因为如果你只能使用一两个,研究人性的心理学表明,你将会扭曲现实,直到它符合你的思维模型,或者你至少到你认为它符合你的模型为止。
我们今天来看看“复利模型”可以帮我们做哪些决策。
比如说最近我最近要换租的房子。在帝都租房子,大家都知道一个规律,距离市区近,交通方便的房子,价格比较高。郊区的房子,交通不方便的地方,租房的价格比较低。所以租房子大致就有两个可以选的方向。 第一是贵的但离工作单位近的,上下班方便的。第二是便宜但离工作单位远,上下班费时费力的。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事情。怎么做选择?
再往深了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我为什么想要住的离公司近些。无非就是想节省些时间和精力。节省的时间和精力能用来做什么。我最近开始在简书上日更文章,还想多读点书,还想学学习一下画画。总结一下就是我想在下班后的时间来提升自己。如果我能在上下班的路上节省下来一个小时,每天把这一个小时的时间投入到提升自己上去。久而久之,我一定能找到那个爆发的临界点。成为更好的自己。
从另外一个角度考虑,我还是个穷人,不想把钞票花在租房子上。但算一算节省下来的钱,每个月至多能节省1000元,一年下来是1.2万。我个人不会投资,这些钱就是一个死的数目,它给我不能带来爆发的效益。经过这一番思考,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第一个选项。
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我最近在学画画。绝对的零基础,画的画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但我还是每天坚持画一个小时,多看书,多临摹别人的作品。但是坚持了这段时间,进步实在太有限。现在我画画的水平,就一直处于横盘的阶段。但是我知道,画画这个技能也遵循了“复利效应”。坚持下去就一定会等到临界点的来临。很多技能的学习,都遵循“复利效应”,日更文章也是类似。所以,一起写作的小伙伴们,如果条件允许,还是一定要坚持下去。
【无戒日更训练营】-第15天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