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读后感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本书是宝宝出生后,我读的第一本育儿书。原以为是一本说教式的书,但一翻开就被书中的漫画所吸引,便一口气读完了这本有趣且有深度的育儿书。

这本书被称作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圣经,主要讲述了一种让孩子听话的神奇语言——爱的语言。这种语言不光适用于家长与孩子的沟通,其实还适用于其他亲密关系的沟通。


这本书分享的沟通技巧里,让我感受最深有3点,分别是关于感受寻求合作赞美

1.先面对感受,再解决问题

当孩子不开心的感受遭到否认和忽略时,通常会变得更加难过。

看到这句话时,我泪流满面。我仿佛回到了小时候,当我不开心时,跑去找妈妈寻求安慰时,妈妈的回答是这样的。

“这没什么好哭的。”

“不可能有那么严重。”

“再给你买一个新的吧。”

就这样,我的大部分感受被忽略或否定了。在我心里,我认为我的感受是没有价值的。所以,从小到大,我是一个不太敢表达想法/感受的人,因为我怕说出来会被忽略或否定。

看到这部分后,我的内心被治愈了。原来我的感受是有价值的,无论感受好与坏,我都可以接纳它。

现在每当我心情不好时,我会跟自己的内心对话,找到内心最真实的需求,然后想办法解决。小时候,我需要父母为我理清情绪,但是现在我长大了,我可以做自己情绪的主人,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2.寻求合作

“你要做一个乖孩子,听爸爸妈妈的话哦。”这是中国长辈对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话反应了中国传统的育儿观念:父母/长辈控制孩子。

其实亲子关系不光有控制关系,还有合作关系。比如一位妈妈看到房间里,孩子把玩具扔得一地,她应该怎么说呢?

A.你总是把房间弄得像个猪窝,赶快给我把房间收拾干净;

B.看看你干的好事,赶快收拾干净,否则你会有麻烦的;

C.宝贝,妈妈看到房间里很乱,很不开心。你玩好玩具后,可以把玩具放回原位或者把房间整理一下吗?你自己决定。

答案是C.因为A、B都是一种控制的关系,包含着指责,辱骂,威胁,命令等,而答案C只有描述事实,说出感受,提供选择,这是一个正常的合作关系。

其实这种合作模式,也可以用到其他亲密关系中。比如我老公吃零食时,会把果皮纸屑扔在地上,郑重地说了几次,也不管用。

这一次沟通,我运用了合作模式。我温柔地说:“亲爱的,看到地上的垃圾,我很不开心。你吃零食时可以把垃圾扔进垃圾桶,或者吃完零食打扫一下卫生吗?”没想到,十分钟后,老公真的拿起扫帚把地扫了一下。

3.赞美

卡耐基说,使孩子发挥自己最大潜能的方法,就是赞美和鼓励,尤其是来自父母的赞美。

关于赞美孩子,我身边的父母大致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忽略孩子的长处和闪光点,几乎从不赞美孩子。另一种笼统地赞美孩子,如“你真棒!”、“你是最聪明的!”等。

其实赞美也是有技巧的,作者告诉我们,“描述性赞赏”是培养自信而有爱心的孩子强有力的法宝。描述性赞赏是以赞赏的口吻描述你看到的现象或所自己的感受。

比如,当你家孩子放学回到家收拾了自己的房间,你可以这样赞美她,房间里这么大变化,书籍摆放到书柜上,文具放在抽屉里,衣服、鞋袜放的正是地方。进到房间,妈妈感到非常舒心。这样的赞美既不夸张,又夸到点子上了。

总的来说,爱的语言的核心就是:平等,尊重,自由。只要我们掌握这个核心,不管是亲子关系,还是其他的社会关系,我们都会处理得很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