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莫过于此。
始皇生于邯郸,当时秦庄襄王在赵国当质子,看上了吕不韦的一个姬妾,娶了以后生了政,性赵。
政在秦继位后称秦嬴政。书中有一个人叫尉缭,秦王与他平等相待,想让他辅佐,缭心下里说:“秦王为人,蜂准(高鼻梁),长目(眼细长),挚鸟膺(胸膛像鸷鸟),豺声(声音如财狼),少恩而虎狼心(刻薄寡恩有虎狼心),居约易出人下(穷困时谦卑),得志亦轻食人(得志时噬人)。我布衣,然见我常身自下我。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不可与久游。” 于是逃亡而去。书中就这一段描写嬴政。
嬴政在位的第三十四年,李斯上书,他的出发点是:“异时诸侯并争, 厚招游学。 今天下已定, 法令出一, 百姓当家则力农工, 士则学习法令辟禁。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 以非当世, 惑乱黔首。”建议秦王:“非秦记皆烧之, 非博士官所职, 天下敢有藏《诗》、《书》、 百家语者, 悉诣守、 尉杂烧之。 有敢偶语《诗》、《书》 者弃市(杀头示众), 以古非今者族(株连九族), 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由此开始了焚书坑儒。李斯的上书是诛心之言,对历朝历代的帝王都适用,尤其是有些自大狂,若把《诗》《书》换个名目也是可以的。
我觉得最精彩的地方是贾生说(这个贾生是否指贾谊),好像是又一篇《出师表》,虽然两者表达的内容有不同,但分析山川地理,诸侯格局,进退利弊等笔法相似,宏观与微观结合,用语精辟,气势鸿烈,我连读两遍还未够。比如:“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穆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馀君,常为诸侯雄。”……“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贾生的这篇文章比较长,不引述,有喜欢的可以去读一读。
始皇开始:“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全国建三十六郡。
这时,我想到了现在的欧洲五十余国、美国的五十余州,我又想到的第一点是:把秦始皇、华盛顿、希特勒生平研究一下,包括其历史环境、影响远近和大小等;第二是研究下中国、美国、欧洲的历史,包括区域、民族、经济、文化、政治等,当然也包括各自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及周边的情势;最后再在全球的范围内观察研磨(当然也包括非洲、俄罗斯与中东)。我觉得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但要花大力气、 大精神、大眼光的。到时,我也想成立一个什么会,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分门别类的去阅读和研讨,以长知识和见闻,也为200年的中国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