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中途上来一位中年妇女,眼神迷茫,衣着朴素,警惕地环顾着四周,像是误入了新世界一样,看样子是外地人,大概是年后来北京的农民工吧。
她不清楚公交车是否路过要去的地方,所以站在车门口的位置怯生生地询问司机,声音很小。
司机脾气不好,刚开始还应和两声,但也许是听不懂,加上她站在门口的位置有些挡后面乘客,所以司机极不耐烦地凶了她一顿。
被严声呵斥后的她站在门口一脸迷茫,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天气很冷,她的脸被冻得通红,看得出来她是等了很久的公交,应该在公交站问过其他人才敢上车,她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没有下车。
后来她也没继续问司机,我想她一是害怕接着被骂,二是觉得自卑和尴尬吧。
她从兜里掏出那种按键的老式手机,翻看了一番抬头对着窗户上方的站台路线图,应该是在查看这个路线上有没有她要找的车站吧!
从带着口音的普通话上我判断她应该来自河北农村,我也来自河北的农村,所以内心自然跟着心酸。
我能理解她的不知所措和自卑,就好像我的母亲一样,半辈子在农村,没接受过“普通话式”的教育,没接触过所谓的现代文明,她说一句普通话都要攥着拳头,牟足了劲挤出那么几个字,在生理上给了他们极大地挑战,在心理上更是经受着种种磨炼。
这位妇女和我母亲一样,她没有智能手机查地图,她的衣服显得破旧,说不好普通话,但人都有自尊心,即使是一个满脸通红,衣着不起眼的农村妇女。
她双手紧紧抓着扶手,站在拥挤的车厢里显得那么不合群,车子的急刹弄得她左摇右晃,我坐在她旁边觉得心疼,于是站起来给她让座,她更是害羞起来,连忙挥手摇头,没说话,大概是不好意思再说话了!
我执意站了起来,用家乡话询问她要去哪里。
毫不夸张地说,她听到我说家乡话的一瞬间,眼中噙着泪水。
聊起来后我才知道她原来是来北京找打工的丈夫和儿子,因为坐错了一班车而迷失在这偌大的北京。她说迷路后想过打一辆车,但是让她更加迷茫地是,她甚至不知道应该在什么位置打车,而且打心底舍不得高昂的打车费。
我告诉了她乘车路线,到站后她满是感激地说着谢谢下了车,但我看她那瘦弱的背影依然是怯懦的样子。
看着她的背影让我想到了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一个小故事,大概内容是说一位在外出差的男人在火车站看到一位靠在座椅上休息的清洁工,天气很冷,那位清洁工蜷缩着身子,男人看了心疼,将自己的围巾展开搭在了清洁工身上,直到离开都没有取下。
后来有人问男人这样做值得吗?男人说自己的老母亲退休后也在做保洁的工作,他相信这世界上的爱是一个圆,希望自己的老母亲在冷的时候也会有人能给她披上一件毯子,抑或只是一份报纸,只要能挡挡风就好。
你看,不论这世界多么惨淡,总会有人付出着温暖和爱心,而每个奔波劳碌的人,在尝尽心酸后是多么期待有个被温柔对待的机会。
生活和出身给了我们很多改变不了的东西,但我只是希望:每个人都能被温柔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