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树,是南苏丹最寻常不过的树种之一。
芒果树下,也是南苏丹人日常生活中最常依赖的场所。
朱巴教学医院新生儿科门口有一颗大芒果树。也不知道生长了多少年,郁郁葱葱,枝叶华盖如伞,给偌大的空地一片阴凉。
这棵树,在新生儿科门口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的存在,有时甚至是不可替代的。因为,当地人把它称为“粮食树”、“救命树”。
南苏丹地理位置靠近赤道,又毗邻尼罗河,日照和雨水都充沛。这里的芒果树可以一年两季,产量高,据说一棵树可以结500多斤芒果。这对于极度缺少食物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芒果树给他们提供了苟以度饥荒的机会。每当饥肠辘辘,陪护的家属就让孩子爬到树上摘个芒果,不管熟没熟,一顿饭就这样解决了。南苏丹的芒果含糖分高,适时地给他们提供了基础热量。
芒果树不仅极大的缓解了饥饿问题,还给陪护家属解决了住宿和遮风避雨问题。
芒果树下,人们随意的铺一张草席或塑料布,在树荫的庇护下,无家可归者就可以“树荫做被,地做床”,枕着着满天的星光,度过了漫长的夜。
有一日,查房完毕,走出新生儿室透透气。看见一个小姑娘蜷缩在树底下。出于好奇心,就凑了过去。
树底下,小姑娘估么十几岁,腼腆的看着我,手里还捏着吃剩下的半个芒果,有点不知所措。
我搭讪道:"你们这里的芒果树真大,我还是第一次见过这么大的芒果树。"
小姑娘看着我,露出羞涩的笑,从身边的塑料桶里掏出了一个,用手掌蹭蹭,递给我,意思让我吃。
我下意识的知道一个芒果可能就是她一顿的口粮,不忍心接过来。拗不过小姑娘的坚持,出于礼貌不能再拒绝了。我拿出了500南苏丹磅(相当于人民币12元),忸怩的准备给小姑娘。
小姑娘见状赶忙摆摆手,窘促的说:"不要钱的,你是医生,我见过你的,你们Chinese是来给我们看病的,不能要钱。"
小姑娘热情、诚意十足,可我却怎能夺她的口粮。我接过她给我的芒果,弯下腰轻声对她说:"你明天还在这儿吗?我有礼物给你,好吗?"
她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我才稍心安的接过芒果离开,内心里充满感动。(这是我第二次收到的当地礼物,第一次是慰问朱巴孤儿院时孩子送给我的一顶手工编织帽子。)
第二天,我包里揣着饼干、糖果早早的来到医院。老远就看见小姑娘坐在树下,旁边蜷着一个小男孩,似在抽泣。我慌忙过去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小姑娘哽咽着说,弟弟饿了,上树摘芒果吃,不小心从树上掉下来,脚疼的厉害,一直在小声哭泣。
望着躺在一旁因摘芒果而受伤的弟弟,回想昨天小姑娘送给我的芒果,我很尴尬,也很羞愧,内心是五味杂陈。赶紧拿出饼干、糖果双手递给弟弟,弟弟伸出黑乎乎的小手,迟疑的盯着我,却不敢拿。我放下饼干糖果,查看了下孩子的手脚并无骨折迹象,才稍微松口气,像自己做了错事一样,狼狈地“逃回”病房。身后,弟弟一把把饼干糖果攥在手里,尽管眼里还噙着泪。
下班回到驻地,心情不是很好,一种莫名的烦躁侵扰着我。眼睛有意无意的瞅着小姑娘昨天送的芒果。芒果果实饱满,散发着幽幽的清香,静静的被我摆放在桌上。望着它,我的脑海里却浮现出芒果树下小男孩的脸。
时间不紧不慢的过去,芒果树下人家换了一茬又一茬。送我芒果的小姑娘一家人走了。芒果树下小女孩送给我的芒果却依然还在桌上,我没舍得吃。
芒果的存在仿佛能延缓我的记忆。潜意识里这个芒果成了我挥之不去的心结。时常想,要是我没接受这个芒果,或许小男孩的脚就不会受伤。它让我第一次深深体味到了在南苏丹“吃饭靠上树”这句话的残酷和无奈。
我想我会在很长的时间里不会忘记医院里的芒果树,更不会忘记芒果树下小女孩羞涩的笑脸,还有眼角噙着泪啃着手指头的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