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急诊科的护士,我自认为已经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了。既要能在抢救室里救死扶伤,还要能在输液室里一针见血;既要能在监护室里护理急危重症,还要能在分诊台前八面玲珑。其实干活倒是不怕,最让我打怵的还是上分诊班,尤其是分诊的夜班,整个门诊已经下班,所有的病人都聚集到了急诊,对于眼力、体力、耐心、表达力都是一种考验。
真正的急危重症其实倒也不怕,作为一家三甲医院的急诊科,我们有自己的工作流程、分诊制度以及抢救流程,来了急诊病人我们都是迅速分诊,根据标准分级,安排病人去抢救室、诊室或者相关科室,最让我郁闷是那些算不上急诊病人的急诊病人。
晚上的急诊科如常的忙碌,120出车也是此起彼伏,分诊台上的电话响起:要平车。挂断电话后赶紧和同事把平车推到门口,120车紧随着呼啸而至。这是一个在路边摔倒的骨瘦如柴的中年女人,面对我们的询问病人始终一言不发,不时用一种挑衅和不信任的眼神看着我们。没有家属,病人不配合,生命体征稳定,正在我们无计可施的时候,病人突然坐起来走到我们的垃圾桶旁就开始大便,居然就当着抢救室一堆人开始大便,顿时整个抢救室就变得臭气熏天,中年女人大便完后居然又自顾自去床上躺下了。
抢救室里的臭气熏天和女人的一言不发直接让我们受不了,抢救室里也没法再安排病人了,正在我们商量是不是要打110把病人送走的时候,一个大姨急匆匆的走了进来:请问刚才120拉来的张霞在哪里?张霞?大姨你看看是不是里面床上躺的那个病人。大姨看过后说就是她、就是她。
大姨告诉我们这是她的孩子,46岁酗酒多年,离异后更加孤僻,精神有时候也恍恍惚惚。46岁的女人体重居然只有64斤,胳膊纤细如孩子。老人苦口婆心的讲自己各种辛苦和操心,女人对于母亲的到来反应很冷漠,偶尔冷冰冰说句话。老人执意要给女人做个全身检查,女人冷漠的抗拒,一个劲说自己没病。最后女人径自离去,老人颤颤巍巍追在后面。
看着这对远去的母女,我们赶紧喊保洁打扫卫生,彻底通风后更换床单被罩。46岁的女人本应是社会和家庭里的中流砥柱,本应是老人的依靠孩子的仰仗,这个女人却让70岁的老母操碎了心。一个护士能做的有时候真的很有限,真希望女人能够戒断酒精养好身体,给自己和老人一份安康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