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世纪20年代至今,从汇通天下的老晋商到现在武汉市汉口汉正街上万商云集的新晋商,平遥人凭借着自身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湖北这个南方城市攻城略地,且不说多不容易,能有今天的"平遥商会",可见这般人有多优秀。
然而,一场平静的生活被2019年底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完全打破。
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数万游子在外打拼一年终于到了阖家团圆的时候,疫情蔓延了……腊月25已然是鞭炮齐鸣,锣鼓声天,还有集聚了男婚女嫁的喜庆场面,全国各地的平遥人陆续开始了大迁徙。
而从武汉回来的大老板们也应邀行走在了各家的婚礼、生日宴席上。农村人憨厚好客,为表敬意和孝心,年前就开始了串门走亲戚,在疫情被公布严重已经是几天后的事了,所幸山西在国家意识到危险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所有村庄全部封锁,路上也是连夜设障,在别的地方还只是停留在看新闻感慨的时候,我们已经是家家户户隔离,所有从武汉返乡家庭全部上锁,街道上定时消毒,执勤人员各个路口巡逻,更及时的进入了警备期。
尽管如此平遥还是成了整个山西的疫情重灾区,我们也不得已在毫无存粮的情况下迅速冬眠,只活动于自家房间及院子这一亩三分地,一延再延的返工时间,于是发生了30天家里吃完了两大袋25kg的面粉,一桶5kg的小米。
也得益于此,四年的大学生活四年的北漂生活与面食已足足久违了8年,重新认识后有了将其整理一番的想法,也欢迎有兴趣的吃货们饱饱眼福。
面食1:蘸片儿
这款面食以蘸料为主,蘸料多以山西老陈醋为主料,冷锅烧油,油开加入花椒,炸出来香味后爱吃辣的朋友可以加一大勺辣椒面,出香味后加入多点葱花、蒜,(也可以加入韭菜,但翻炒时间无需过长,不然会破坏韭菜的鲜香)数秒后接着加入老陈醋稍热后立马关火,怕酸的可以掺点水,然后加盐,十三香等调味品。
注:此款蘸料为冬天做法,夏天各家田里都会种青椒,可以替代辣椒面。
面醒好后擀面杖擀开(薄厚看自己需求),最后切条双手揪着两边在案板上甩一甩,水开后煮沸捞出即可。
吃的时候为了粘着,可以多加点面汤,自己拿碗调好蘸料,夹进来蘸着吃十分美味。
面食2: 擦圪抖
这款面食需要温水和面,面要稍软一些,水开后将擦子横在锅上面,拿一块揉好的面顺着擦孔按压滑动,滚开后即可捞出食用
可以浇着菜吃也可以做蘸料。
此种形状面食还有另外一种做法,和面使用开水,白面和莜面混合使用,比例自定。和好的面用擦子擦出来上蒸笼蒸,25分钟出锅
出锅后加入切碎的葱白,少量盐和香油,觉得味道淡的还可以加入自制蘸料。
面食3:烙饼
烙饼面需要开水略凉一会和面,调馅就看自己口味了,此款面食比较大众化,不做重点赘述。
面食4:拉条
同样是温水和面,面要和软一些,醒面时间可以长点更有弹性。面醒好后切成一个个小剂子,顺着案板双手边搓边甩,如果不很熟练的可以放在双手间一截一截的搓动,还可以有效的锻炼双臂和双手腕的力量。
面食5:食窝窝
这款面食很多人不认识甚至放到面前不会吃。首先开水烫面,拿筷子搅拌,差不多都成大块面疙瘩了就可以揉起来,注意要刚烧开的水且不能太干,切成一个个大剂子按压成圆饼形状,用刀从中间一划为二。如此做法最后放入蒸笼中蒸25分钟左右即可出锅。
出锅后将一个个半圆状顺着切条,放入碗里调好蘸料就可以享受啦~
特制的蘸料是入冬时候腌制的芥菜,连菜带汤炒好后浇在上面,放点碎蒜和辣椒,简直是人间美味。
面食6:猫耳朵
同样的和面稍微软一些,醒一会后擀开再切成一个个小方块,然后用大拇指顺着按并卷一下,操作简单就是比较费事,但小小个易入味。
在老家都是生病时候会享有的优等待遇,因为村里人胃口大,人又多,做的速度配不上吃的速度。
面食7:手擀面
这种面食是山西人最常见的吃法,操作简单还好吃。
手擀面要求面和的略硬一些,裹着擀面杖擀到适中厚度(看个人爱好),然后将面正反折三下或者用刀划成一片一片的,宽度比刀长略短就可以了,长度随意,按擀开的大小就可以,然后切开下锅滚开捞出就好。
面食8:切疙瘩
和面擀面都同手擀面的做法,只是刀把面切开后,切疙瘩就不用刀了,将面拿在手里一小块一小块揪下来,所以切疙瘩还有另外一种叫法是揪片。
水开后下锅,待水再次开开后捞出食用。
这些从小吃到大的味道,对于北漂的我们无疑是最好的美味,也是系着在外游子对家的一份牵挂。
疫情期间,他们再次充实了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