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去图书馆借书,我更喜欢自己买来读

自从上大学以后,辅导员经常对我们说,要多去图书馆,多读书之类的话,我理解她的良苦用心,也敬佩那些坚持去图书馆读书学习的人,但我却很少去,懒是一方面,最主要的是我喜欢读自己的书。

小时候读书,抱着一堆童话书故事书,其实也就是图个有趣和开心。后来读得多了,感悟到了一些读书的技巧和经验,就变得认真许多了。

在众多的经验中,我觉得最有用的应该是做批注。

读书时离不开笔,如果不做批注,那不管多久以后,这本书多少还是要再精读一遍的。

因此,我自己的书上总是有很多线条和笔记。

比如最近读的《格林童话》

如果是去图书馆或者借来的书,我想它的主人肯定是不会允许我这么做的。

当然也有人会说,你可以带个本子做读书笔记啊。

本人想说,有尝试过,但简易度和有效性差距很大。

而且做了批注,多年以后再翻开这些书时,你可以看到自己哪本读得认真,哪本读得草率。甚至这个单位可以具体到页码,章节与段落。

那时再读时,人生又走过了一段旅程,多领略一些沧桑,或许会有新的感想。再与年轻时自己的心得对比,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

至于读书笔记,这当然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但我建议你不要在初读一本书的时候就写个几千字的长篇大论。可以在多次读后,或者读过更多相关书籍后,作整理总结之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