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才子元稹
《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原题为《传奇》,作者唐朝著名诗人元稹。
元稹这个名字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中出现的不多,我印象中好像只有一首《菊花》,为了避免大家胡思乱想,还是贴出来以正视听: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看到没有,是真的在咏草本植物:菊花。乱掰标狼打。
基本上,主流思想一致认为:《莺莺传》是元稹根据自己早年和表妹崔莺莺的一段恋爱故事所描写。要想知道一个作品是否是为自传体,毋庸置疑,我们必须去了解作者本身。
元稹对话白居易:我们不一样
和白居易热衷于豢养歌姬美妾有所不同,元稹钟情于放养佳人,唐朝四大女诗人之薛涛、刘采春和他都有过始乱终弃的感情经历,不过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他和表妹崔莺莺的恋爱故事。
说起来元稹小时候也是个苦命孩子,八岁死老爸,母亲郑氏一手拉扯大。不过元公子挺争气,二十四岁参加吏部试,即登书判拔萃科。一同及第的还有时年三十二岁的白居易,两个人惺惺相惜情投意合,立马成为好基友,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诗酒放诞唱K把妹的快乐生涯。且美其名曰:新乐府运动。
核心思想是大家不要再沉迷于靡靡之音啦,K歌应当“补察时政,泄导人情”,应当唱响时代主旋律,唱一个针砭时弊,才算中国好声音。
《莺莺传》的创作素材
唐贞元十五年(799年),元稹到蒲州(今山西永济市)任职,与其母系远亲崔氏之女名“双文”者(即《莺莺传》中的崔莺莺)恋爱。崔双文才貌双全,而且家资富足,然毕竟没有权势,这与元稹理想中的婚姻存在很大距离。
贞元十六年(800年)元稹再度赴京应试,被新任京兆尹韦夏卿所赏识,且与韦门子弟交游,从而得知韦夏卿之女韦丛尚未许配与人,意识到这是一个走门路、攀高枝的绝好机会。权衡得失,于是弃崔双文而娶了韦丛。
也许是受良心的谴责,也许是对初恋情人崔双文的难以释怀,故而多年以后,元稹以自己的初恋为原型,创作了传奇小说《莺莺传》。
元稹并不承认《会真记》是自传体
不过元先生在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时表示:《会真记》是一个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早前我从李公垂先生那里听到故事大纲,感觉完全可以著书立说,扬名吸粉,于是我呕心沥血,花了整整一个礼拜左右的时间,让她得以更丰满的姿态,呈现在大家面前。希望大家将主要精力,放在欣赏这个作品本身。就好比品尝了一个味道鲜美的荷包蛋,我们不必追究,是哪只老母鸡所下的,谢谢!
然而,所有人吃完荷包蛋之后,并不满足,非得弄明白,这个鸡蛋,到底是哪只老母鸡下的呢?
好奇害死猫。
经过大批非专业人士一番“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之后,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你丫这不是写的自己么?!
大文豪鲁迅在研究了一番之后,也表示:《会真记》写的就是元稹那厮和表妹的故事。
一次完美的伪原创
到了元代,戏曲这种艺术形态成为社会主流,王实甫根据《会真记》蓝本改编成多人演出的戏剧剧本,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融合了古典诗词,文学性大大提高。从故事结局来看,《会真记》见利忘义、始乱终弃,而《西厢记》皆大欢喜,自由恋爱修成正果,宣扬了“有情人能成眷属”的婚恋主张,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思想层次也更为深刻。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完美的伪原创,您说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