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看汪曾祺的一本散文集,今日合上书页,突然就想起了当时买书的场景。这本书是我读高二那年和母亲一起去城里的书店买的(因为我们附近的村都没有专门的书店),书店名为友好书城,位于一个不太热闹的街,入口是一条向下的阶梯。
大概也是那一年吧,QQ空间里突然大面积地出现友好书城倒闭的消息,一股悲哀的情绪从手机屏幕钻入我的心里,激起了惋惜、愧疚、恍然大悟等其他情感。
每当我说要买书时,我的母亲总是带我到友好书城去,她应是不知新华书店这样的其他大书店的地理位置吧,不过正因如此,我才能与友好书城建立联系。可以说,友好书城是除学校之外,唯一承包我童年书香的地方,可我还未向它好好地道别,它就悄然消失在这个城市了。
兴许与地理位置有关吧,但更多的原因,应是电商的兴起以及手机、电脑阅读的普及,让友好书城逐渐入不敷出,同全国众多的书店一样,黯然退场。确实,网上卖的书比实体店的便宜,还能送货到家,省去了出行的麻烦,所以现代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走出舒适的家里,千里迢迢地买一本不便宜的书。且书不像衣服,无须试,只要挑一家靠谱的网店就能买到不亚于实体店卖的书,那么实体店的存在,便只是一个美好的回忆了。我感到愧疚,正是因为我仰赖网络购物的便利,不想甚至不愿再出门去买书,有些非名著的小说,便直接用电子书看了。
友好书城做了好长一段时间的促销活动,凡购书满一百元的顾客便可在指定区域挑选几本价钱总和在一百元以内的书。我那时还喜滋滋的,想着那么厚的《三国》《水浒》,居然白送给我,现在想来,那时的各个书架已隐隐有些冷清了,那促销活动不过是把一些不大可能卖出去的书送给顾客,让书店有一个体面的收场,也让顾客能更多地从书店的书中汲取知识。
语文的阅读题时常会出现有关阅读的文本,大多是一些数据,各国人民的阅读量、电子阅读的增长、喜欢实体书的人数以及书店的逐步减少,看着让人心寒。语文老师说,现在我们市的一些书店之所以能保持良好经营,是因为都有卖教辅,我深以为然。我曾经到一家人气很高的书店去,不大的书店只有寥寥几排书架,上面摆满了《五三》《王后雄》等练习、教辅,几本课外书缩在角落,还是删减版的,过道很狭窄,偏偏挤满了人,这样的书店,还能叫书店吗?
我再也找不到像友好书城那样的书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