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1、日期:10月23日
2、书名:《无条件养育》
3、页码:第二章《给予和撤回》,微信读书72-105(和纸书页码好像不一样)
4、故事素材:
以前发现李开始淘气时,我真的不必非要用剥夺特权的方式去威胁他,甚至不用提高自己的声音,我只需冷静地宣布我将离开房间,有时我必须要做的只是走到房间另一角,远离他,并且说我会等到他停止喊叫、抵抗或其他任性举动。大多数时候这一招都十分灵验,他会哀求我“不,不要!”然后立即安静下来,乖乖听我的话。起初我就此认为这种灵巧的处理方式就足够了,无需惩罚,就能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结果。但我却禁不住总是想起孩子眼中流露出的恐惧,我渐渐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于李来说与惩罚无异——或许只是象征性的,但对于他来说仍十分可怕。
5.调查研究结果:
20世纪80年代初,两位来自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对1岁左右儿童母亲的养育行为进行了观察,发现“爱的撤回”——故意忽视孩子、强迫与孩子身体隔离——似乎一般都会与其他技巧结合使用;先抛开其他手法不说,无论其是解释还是掌掴,总之加入了“爱的撤回”,就会更容易让这些低龄儿童顺从母亲的意愿,至少是暂时顺从。
不过研究人员对所看到的结果更加忧心,他们强调不建议家长使用“爱的撤回”。首先,他们指出:“从长远来看,惩罚性养育技巧可以确保孩子立即顺从,但不一定真正有效。”其次,他们通过观察发现:“孩子对撤回爱的反应可能会让家长以为可以进一步训导。”恶性循环就此产生:孩子的哭闹和反抗会导致更多“撤回爱”的使用,然后引发孩子更多的哭闹和反抗,以此类推。最后,即使这种养育技巧可以产生效果,研究人员似乎仍对其“为何会产生效果”感到不安。
6.心理学家理论心理学家马丁·霍夫曼挑战性地提出“控制”类法则和“爱”类法则之间存在的区别,指出通常被认定为属于后者的“爱的撤回”实则与更加严厉的惩罚手段如出一辙,二者都是在向孩子表达:如果他们做了令我们不满意的事,我们就会为了改变其行为给他们制造不愉快。
二者的基本点均是:强迫孩子将焦点放在其行为对自己产生的影响上,这当然与培养孩子关注自己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完全不同。
7.金句
“奖励”对于提高人们的工作或学习质量毫无效应。
无论是成人还是孩子,被提供“奖励”后会更不容易完成、或出色完成任务。
人做某事时受到的奖励越多,就越容易对事件本身失去兴趣,为得到奖励,他会无所谓做任何事。
即使家长没有真的说出“我不爱你,因为你做得不好”,爱的撤回通常也发生了。
8.自己的感悟
很多时候我们不会意识到自己撤回了对孩子的爱。
虽然我们很想付出全部去爱孩子,但是我们没有弄清楚什么是孩子需要的爱。对孩子来说我们给他们需要的比给他们我们的全部更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