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来老师从二个人那里听到两个道理,第一时间的反应是“哇,好厉害”,但是静下来想想,这两个道理背后的根本竟然是矛盾冲突的,而自己居然没有发现。从而引发了自己的思考——自己缺少判断力。
怎么改变这一状况:看书——答案一定在某一本书里。
笑来老师推荐了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三本书:
钱钟书的《围城》
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
文森特鲁吉罗的《超越感觉》
笑来老师在《Beyond Feelings:A Guide to Critical Thinking》中看到一段内容,讲人的出发点(视角)会影响思考和判断,而后引用了一段内容,说人大抵上要经历这么几个阶段:
1、I’m not OK,and you’re not OK
2、I’m not OK,and you’re OK
3、I’m OK,and you’re not OK
4、I’m OK,and you’re OK
大多数人在童年时期“被压抑”最终可能形成日后的“报复式反应”……于是,绝大多数人弄不好终生都在第二个状态与第三个状态之间反复穿梭:
要么你行我不行;
要么我行你不行……
大多数人永远无法进入最后一个状态:
我挺好的,你也挺好的……
根源就在这里了:处于第二种状态和第三种状态的人,着实见不得别人“的”好。
“见不得别人的好”是指“见不得别人的好处,好的地方”。虽然对方有不好的地方,但他同时也有好的地方。
但是因为那些不好的地方,所以好的地方完全被否定被掩盖,就是我们说的“见不得别人的好”。
别人不好的地方就不好罢,但我们应该有能力看到别人的好的地方——很多时候,你会发现,那些优点、那些好处,只不过是被我们自己的“有色眼镜”掩盖了而已,它们就存在于那里,它们就是在发挥它们的作用,无论我们自己是否看到。
道理就这么简单,每个人也都能看明白,结果呢?大多数人都徘徊在第二个和第三个阶段,反复穿梭却无法突破,永远不可能进入最后一个状态。
笑来老师也算是牛人一个吧,这个道理他在26岁的时候就明白了,在35岁才踏进第四个阶段的门槛,到42岁才算真正进入了第四个阶段:其实谁都挺好的。
这事儿怎么就这么难呢?难到要花十几年的时间才能突破?
可能的解释是这样的:
你在某个或某些方面必须得到一定程度的普遍认可,才可能真正做到心态平和。
因为只有这种情况下,你才不必再主动费心去和别人比较了。否则,你就像所有正常人一样,不断地把注意力放到“证明自己”上去——并且常常“用力过度”乃至于“姿势走形”……动不动就“演砸了”,乃至于还要花时间花精力躲到角落里“舔伤口”,或者“硬着头皮死撑”——无论哪一样都不是有利于成长的事儿。
对,关键就在于这里:
无论如何,都要把一切可能的注意力都放到自己的成长上去。
由于你能更多地、不断地看到别人的好,你所身处的世界的的确确比原来要美好太多了……
总有些时候,我们会不由自主地与他人比较,最终发现当下的自己就是不够OK,在这样的时候,就要启动自己的元认知能力,告诉自己:我们是活在未来的人,所以,即便是要比较,应该比较的是未来,而不是当下……我们当下的任务其实只有一个:成长——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其实是无路如何都不怕比较将来的……
证明自己根本不重要,成长才重要,因为成长若是成真,证明自动完成。
你有过比较吗?反正我是有,而且经常有,想和别人比较财富、想和别人比较地位、想和别人比较穿着谈吐、想和别人比较……太多了。
为什么一直想和别人比较呢?就是觉得现在的自己不够OK,对自己的不认可。张德芬在《遇见未知的自己》里说: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你看到别人好的地方一定是自己身上很喜欢的,看到别人身上不好的,也是自己身上很讨厌的一部分。
接纳现在的不完美、不优秀、不那么另自己满意,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到成长上去,等到某一天能活出最真实的自己,不用比较,不用证明,现在的自己就是最好的。
成长——一个终身的话题,最好的比较,是和过去的自己比,持续的积累,不断的进步,比过去的自己更好。
只有看到自己的好,才能看到别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