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应该有这样的经历,下班出了地铁,操起电话和朋友一通狂侃,内容包罗万象:难缠的甲方,反复无常的上司,新买的衣服,走丢的猫......要是遇到失恋,那朋友的耳朵简直要长老茧。最后一句一般可以总结为:我心里舒服多了,谢谢你啊。
这是我们通过交谈向另外一个人袒露自己的经历和感受,用来缓解心灵上的疼痛。
假设进入一家新公司,第一天下班新同事就和你说,我男朋友劈腿了,我心里好孤独,你和我聊一聊吧?你怎么想?内心是不是一万只神兽奔腾?还可能会觉得这个人有病。
为什么呢?因为她没有遵守交往中的“剥洋葱法则”。
电影《怪物史莱克》里的怪物史莱克把自我揭示的过程比喻成层层剥皮的洋葱。自己的信息如同洋葱的一层层皮,你和另外一个人透露自己信息的节奏应该是相对同步的。有一个人过快或者过慢都会影响两人的信任和联系。
你第一次遇到某人时,尽量谈论一些客观不会引起争议的话题,比如,“你的衣服真好看”,由此你剥开了自身第一层皮。对方如果接受或者回复时,你可以稍微说点揭示性的话,比如“换季节了,我也想去买点新衣服”,这算是你揭开的第二层皮。随着对话和关系的深化来剥开越来越多的皮。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说:“我昨天在名牌店买了3万的新衣服。”对方会被吓一跳,而且会鄙夷的看着你,神经病,炫富来的吧!因为你们洋葱表皮还没有剥呢,在不熟的情况下,迅速地进行某些信息的分享是不恰当的,那样会让你们的关系变得紧张,甚至破坏你们对彼此的信任。
但是,如果你的分享和他人的分享一直保留在外层,从未深入,你们之间的联系程度就会一直保持静止。比如说,你们公司的新来了一个快递小哥,你和他只是点头招呼过而已。如果只需要他收发快递这是OK的。但是如果快递的工装也掩饰不住他玉树临风的气质,你对他一见倾心,那么你肯定会渴望更深层次的联系,因为浅程度的联系已经不能满足你的需求啦。可惜他每次都来去匆匆,只关心工作,完全看不到你眼中的款款情意。更悲催的是你专门到前台拖拖拉拉地填写快递单,有心和他多说两句话,但是对方却催促你快点,你简直要气死。不要生气,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如果交谈的一方或双方不能剥开自己更深层次的皮,这一关系就会让你失望,而且会让你继续失望。
假设因为你美丽动人又智慧超群,快递小哥最后拜倒在你的风姿之下。某天,你们终于一起约吃饭去啦!你问他曾经的经历,他却支支吾吾的不肯说。你会很失望而且心里暗暗决定:吃了这顿没下顿了!此时你渴望进入“洋葱的内部”,他却不愿意,这就阻碍了你们的关系朝向更亲密的方向发展。
为什么有些人会拒绝进入“洋葱的内部”呢?
因为害怕,比如说害怕受伤害或被误解,害怕听起来很柔软或愚蠢,害怕被批判。那么怎么样才能克服这样的害怕?一般来说是对自己坦诚,对别人坦诚,勇敢的表达自己。对自己坦诚的时候,才能承认自己的真实感受、想法和价值,思考自我承认,从而认识自己,学会不再惧怕自己。对另外一个人坦诚,在自己面前表达自己,才能更加清晰认知的自己。
至于快递小哥为什么不愿意透露他的经历,大概因为是他害怕被误解:他哪里是什么快递小哥?不过是快递公司XX部门总监过来业务体验的而已。这个结局开不开心?姑娘好眼光哦!
总之呢,请记住交往中“剥洋葱”是有节奏的,根据双方各自剥皮的暗示,在自己的感觉中找到应该透露的信息。分享行为做的既不要过多也不要过少!这样才能稳步建立关系!
Ps:快递公司高管进行业务体验去派送快递是真的哟!
END。
宝艾
一个热爱读书的早起爱好者。
没事就爱瞎琢磨,琢磨完了就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