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那个夏天,在众人期待着世界末日的那一年里,我进入了大学,那时候我想:如果这一年真是世界末日,那我肯定死不瞑目,因为那时的我认为高中那段岁月是煎熬的,而大学充斥着各种美好。就像屌丝经过九九八十一难终于走上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时,却出了车祸,一命呜呼!岂不悲哀。
小明说:“大学之所以美好,只因未在大学中。”果不其然,大学这几年的生活,谈起来,总是各种唏嘘,有一次跟室友秉烛夜谈,凌晨三点半,室友说刚进大学时想着要在大学里面好好学习,不虚度光阴,而现在却是背道而驰。我附和着说:“我也是,但我并不后悔。在这样的傻逼教育制度下,总是要走些弯路,浪费点生命的。”还有一次,跟同学在午后的阳光下侃侃而谈,他说,高中三年,上知英文,下知物理,左懂函数,右会行文。大学三年,游戏看片,终于回到解放前。恩,大体是这意思。我也不禁思考,进大学,我们到底要干些什么。尽管我已经想了无数遍,但并未找到答案。也许我爸妈会说,当然是学专业知识的,这样以后才能找个好工作。已毕业的会说,大学里是学不到专业知识的,学了还不一定能找到对口的,现在很多学机械的都在搞推销。不如多交流攒点人脉,学会世俗圆滑。学长会说,大学里,一定要谈场刻苦铭心的恋爱,来次说走就走的旅行。都说的有些道理。但现在的我,专业不感兴趣,瞧不起这些所谓的做人道理,计划旅行倒有,说走就走,没这经济。
九年义务教育,教育我的,不是怎样读书,而是怎样考进大学。这两样是不相等的。读书,分两种,一种是用来涨知识,一种是用来丰富精神。第一种可以让我们走进科学,用技术带给我们未来,用探索让我们了解世界。第二种可以让我们在这浑浊的社会里,找到心灵的方向,精神的自由。这些都是高尚的读书,以这样的目标读书,才是读书的本质。而以考进大学为目标这样的读书,不仅磨光了我们对学习的兴趣,更是偏离了读书本质。什么丰富精神更是狗屁,在这种读书为进大学主义盛行的当下。想让我们大学生还有着对书本的兴趣,岂不笑话。迫于社会压力,拿着书本啃之的有,但拿着书本当着精神食粮的,真正爱好的,怕是找不出几人了。不知从何时起,读书=大学=金钱。这个等式已经深入那些老一辈的心。他们眼里,读大学是为挣钱服务的,如若读了好大学而挣不着钱,便是一件稀奇事。而大学仿佛也在附和着这种思想。
暂且不谈读书本质罢了,这种问题哪怕我想的明白,现状也是无力改变的,能改的,只有我自己。如若当初我被灌输的是读书本质的思想进去大学,想来我不会迷茫,想来对书本也不至于那么厌恶,想来对舍弃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比如不爱英语,便任性的放弃。想来跟室友彻夜长谈时,我必滔滔不绝,因为我的思想充实。想来大学三年,我不曾行万里路,但必定已读万卷书。想来想去。没有想来。
回 想来时路,任何唏嘘抱怨,没有意义。未来路在何方, 路在你丰富的思想里。
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进大学到底干什么?我微微一笑,说:你想干什么便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