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
本经上品。
本草.草部第十八卷
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此则五味是也。
本经但云味酸,当以木为五行之先也。
入补药熟用。
入嗽药生用。
入手太阴血分、足少阴气分。
[杲曰]
收肺气,补气不足,升也。
酸以收逆气,肺寒气逆,则宜与干姜同治。
又五味子收肺气,乃火热必用之药,故治嗽以之为君。但有外邪者不可骤用,恐闭其邪气,必先发散而后用之乃良。
有痰者,佐以半夏;喘者,佐以阿胶。
[机曰]
五味治喘嗽,须分南北。生津止咳,润肺补肾,劳嗽,宜用北者;风寒在肺,宜用南者。
[元素曰]
夏月困乏无力,与黄芪、人参、麦冬,少加黄檗,煎汤服之。五味之酸,辅人参,能泻丙火而补庚金,收敛耗散之气。
《医学衷中参西录》五味子解
后人治咳但知润肺消痰,不知润肺则肺愈不清,消痰则转能伤脾,而痰之留于肺者究莫消也。干姜温脾肺是治咳之来路,来路清则咳之源绝矣;五味使肺气下归于肾是治咳之去路,去路清则气肃降矣。
另有八味肾气丸以五味子易附子入药的一个写于注解里面的,初夏时试用后觉得,不是很舒服。存惑。
我到海边送夕阳
20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