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会跟KB探讨一个问题,到了35岁后假若还继续在职场找工作,会是怎么的情况呢?
一般来说,30-35岁是职场发展的黄金期,一旦过了,基本职场就定格了。
我不敢想象,我也不愿想象。
由于工作性质,我更深知年龄在职场上的残酷,基本35以上的简历我基本都很少考虑。
昨天面试是一个80年的中年人,男,自己打过工,在麦当劳做过经理,在2家快消品巨头做过销售,创过业(自己经营过一家精品店6年),做过滴滴司机3年,最近的2年又继续打工,但都不长,基本1年不到就换工作了。
第一次见到他的样子,皮肤白嫩,比我想象中要年轻许多,丝毫看不出已是40岁的人。
听别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
听他讲他的工作履历,曾经他也是一个有野心有想法的人,当年创业做不下去,是来自线上的冲击,他诚然,自己是有可以开分店的机会,但由于家庭的牵绊和自己的保守,依旧死死守着一家店直到关店。
工打过了,业创过了,能做什么呢?还得生活吧,最后不得不做滴滴司机,但滴滴司机的黄金时机已过,只能边做边看机会。
看着自己年龄也上去了,还是找一份工作吧,起码能求个安稳。想着自己刚毕业也在麦当劳做过,就找餐饮相关管理工作做着,公司不大,但薪酬不佳,又找了另一份工作,公司算是规模中等的公司,打算把旗下一个老店给他管,在他出谋划策降本增效之初,疫情原因老店也实在熬不下去了。
在他的经历里,我看到了中年人的无奈与不甘。
说真,一开始面对一个大自己这么多的面试者,说没有压力是假的,毕竟人家经历比自己多,在交流的50分钟后,他的小动作开始多,不耐烦也开始显示,但我内心已很平静,继续按照我的节奏继续面试。
“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但,"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诚然,时机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但自己有没有能力驾驭这份幸运呢?有没有眼光延续这份幸运呢?
我非常认同一句话,这也是我持续去保持我好奇心与学习的动力之一。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你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靠运气;
但是运气赚到的钱,之后往往又会靠着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这个世界认知的变现;
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这个世界认知有缺陷而造成的。
所以,机会是会留给有准备的人。
但愿机会到来时,我看得到,也抓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