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电视台刚刚播出一部电视剧《江湖正道》,剧中曾是土匪的两个女人有一段对话。
面对山寨门前战死日本兵身上的照片。
玉兰问“你在同情日本人。”
淑人说“不,我是同情卷入战争的每一个人。死的时候,毫无尊严;活着的人,甚至觉得可耻。这不值得同情吗?”
她们是刚与日本鬼子与伪军血战过,虽然打退了敌人,但是山寨也是死伤惨重。
她们的对话潜藏着一种觉醒,更是一种反思。
风风火火的玉兰信奉江湖信条:有仇必报,日本鬼子、日本人都该杀。
冷静稳重的淑人更关注人的存在,她不明白,日本人为什么抛妻离子侵略中国?命丧他乡背后的东西是什么?她关注一个人为什么就成了一种被使唤来使唤去的物件?
当今职场中,有一种声音也在呼唤“人不能被异化为一个工具。”
如果说战争年代,卷入战火,人人身不由己,背后是强权,是穷兵黩武,是陈胜、吴广式的向前走是死起兵举义也是死。
今天的职场生活更多的是个人追求、自控下的向往,何以“异化”当道。
什么是异化?曾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周扬曾经下过一个定义,个人觉得是最通俗明确的。
他说:“所谓异化,就是主体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
“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转过来反对或支配主体本身。”
当前的职场,竞争激烈、内卷严重,这是事实。于是,员工们甚至是高层管理者们,为了机构业务增长、为了个人业绩置顶,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混淆工作与生活的因果、漠视工具与人性的边界、幻化目的与目标的异同,劳动就业的权利转过来成了自己生活的掣肘,享受美好生活的追求押宝在比肩暴发户的奢侈。
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但是有些现象让人费解:
有的为挣快钱不择手段,为挣大钱以命相搏,为打垮对手非法博弈;
有的信奉我拜“千佛”,只为日后万人跪拜于我;
有的膜拜那种即便以泪洗面也要出则BBA,用则Lv的派场……
窘相、丑态、恶行,不胜枚举,所以有志之士呼吁“等等灵魂”,呼吁“人不能被异化为工具”。
我们不能左右时代,不能改变形势,不能丟却繁忙辛苦,但是我们可以去接纳自己的情绪,把结局解释成通往美好的坎坷;我们可以坚守笃定的岁月静好,只要没有抽身撤离就不会一输到底;我们可以做时间的朋友,善良真诚的复利不会被历史舍弃。
历史上的苏东坡、陶渊明,当今的张桂梅、塞罕坝几代植树人,都是自己的英雄,也是时代的英雄。
(原创作品,文责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