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个寒假我在学习语文文言文语法中的知识 ,感觉豁然开朗。其中,词类活用知识点是用的时间最多的,所以我用几篇简书来总结词类活用。我相信,这一篇简书读了之后你会有很大收获。
壹、名词活用
一、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1)判断依据
1、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又不是修饰关系,那么便是动宾关系和主谓关系,其中一个名词必然活用为动词(名词+名词)
eg.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籍”和”吏民”都是名词,构成动宾关系,其中”籍”活用为动词,“吏民”作”籍”的宾语,意为”登记”。
2.名词放在“之”“其”等代词的前面,代词不受名词修饰,因此如果代词前面出现名词,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代词作该名词的宾语(名词+代词)
eg.驴不胜怒,蹄之 。
句中的老虎“之”代指老虎,代词不受名词修饰,前面的“蹄”活用为动词意为”用蹄子踢”。
3.如果名词放在副词后面,副词做他的状语,该名词就有了动词的语法特征,活用为动词(副词+名词)
eg. 范增数目项王。
“数”,屡次,多次,频率副词。“目”名词,在句中受“数”修饰,活用为动词。
4.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变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一般用来修饰名词。常见的能愿动词有:能,可,欲,足,克,愿等。(能愿动词+名词)
eg.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水”放在能愿动词“能”的后面,活用为动词。翻译为“游水”
5.名词用在“所”字后面,与“所”构成所字结构,边活用为动词(所+名词)
eg.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志”本为名词,但它放在“所”后面,活用为动词,译为“做标记”。
6.名词前面或后面有介词结构,而句中又没有别的动词,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名词+介词结构,介词结构+名词)
eg. 今王鼓乐于此。
“鼓乐”本为名词,后面有介词结构“于此”,而句中又没有别的动词,”鼓乐”就活用为动词,译为“奏乐”。
7.名词前后有“而”与动词或动词短语连接,那么名词活用为动词;或者连词“而”表修饰关系时,其前面的词语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状态,该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而+动词;状语+而+名词)
eg.儿涕而去。
“涕”后有动词“而”与动词“去”连接,在句中作谓语,因而活用为动词,译为“留着眼泪”。
8.当名词在句中处于谓语位置,句中又没有其它词作谓语时,该名词活用为动词。
eg. 流血舞步,天下缟素。
“缟素”作”天下”的谓语,因此活用为动词,译为“穿着白色的丧服”。
9.助词“者”前的名词一般活用做动词。
eg. 赵王之子孙侯者,其继有在者乎?
"侯"名词活用为动词,译为“封侯”。
(2)翻译方法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