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注定是一次难忘的红色之旅。窑洞里诞生中国式马克思主义,这简直不可思议,但,这是真的。
窑洞的形状,上面是半个圆,代表广茅的天空,也代表人的脑袋,下面是方,代表辽阔的土地,也代表规矩法纪。马克思主义代表抽象的理论,窑洞代表现实事实和实际,理论联系实际,由此而生。
毛泽东在延安十三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谁能知道杨家岭这个小地方,开展了大生产运动、整风运动、七大、延安文艺座谈会四大活动。
在凤凰山里一个窑洞里,毛笔、墨汁、木炭、火盆,毛主席读书时,因读书成痴,脚下木炭取暖时棉鞋着火,他竞浑然不觉,直至卫兵发现后被扑灭,主席读书之精神令人佩服。
杨家岭的煤油灯始终亮着,警卫员吹灭灯唾去,等他醒来一看,毛主席的灯又亮了一夜。美国记者安娜见证了这一切,他说中国革命迈向光明,那是必然的。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传播化,在延安清凉山这个窑洞里,电波可传达到日本。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活的开放的理论自信,马克思主义化中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呈螺旋上升发展。
人是应该有所敬畏的,敬畏尺度就是法律党纪党规,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规律。人是应该坚持学习的,毛主席学了一辈子,延安13年,他的大多数著作在此诞生。毛主席在弥留之际,時清时浑,还要读书,七个小时中有两个小时听书,毛主席的书有9万7千多册。
依靠学习走向未来,伟人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普通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红色游学,既有理论的滋养,也有实践的躬行,获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