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在“嫦娥一号”先行“奔月”即将迎来15周年之际,中国综合性太阳探测卫星“夸父一号”(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英文简称ASO-S)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正式开启了“逐日”的征程。
“夸父一号”卫星首席科学家、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甘为群
这颗卫星计划提出来的时候,国际上已有70多颗太阳探测专用卫星或相关卫星,中国在太阳物理地面设施和包括发表学术论文的研究方面已位居世界前列,为什么还要自主研制太阳探测专门卫星?甘为群指出,中国科学家发表研究论文所用的绝大部分观测数据,都是来自国际上太阳卫星共享的资料、软件、数据。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作为中国的太阳物理学家,你觉得你是世界领先的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一定要发射自己的(太阳探测)科学卫星”。
从这个角度来讲,提出研制发射“夸父一号”卫星计划,就是强调中国要在国际上对太阳物理研究数据源头作出重要贡献。
他说,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先后经历预先研究、背景型号、综合立项论证等程序,于2017年底获得工程立项批复,又经过5年的工程研制,突破诸多关键技术并克服疫情等重重困难,现在终于成功发射升空,
“所以我们把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即“夸父一号”卫星),定义为开启了中国综合性太阳观测的新时代”。
作为中国的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夸父一号”将实现中国太阳卫星探测跨越式突破。
甘为群表示,“夸父一号”卫星的科学目标可概括为“一磁两暴”,
“一磁”就是太阳磁场
“两暴”就是太阳上两类最剧烈的爆发现象——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物理学家就是要研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即磁场与耀斑、磁场与日冕物质抛射、日冕物质抛射与耀斑的关系,研究它们的形成、演化、相互作用和可能存在的因果关联,同时为空间天气预警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