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付涛 微信公众号诞登彼岸2024年12月23日
本卷记公元348-350凡三年事
纪事:冉闵之“杀胡令”。
三国之初,汉民族主宰中原,人口约5648万,然而历经几十年的战乱,到晋朝统一,此时人口约830万。后经“八王之乱”,中华大地最后一丝元气被耗尽,中华大地开启了黑暗的“神州陆沉”的大分裂时代,史称“五胡乱华”。五胡乱华是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为代表的塞外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在这段时期,汉人经历的历史上第一个最黑暗的时刻。
其中石虎所统治的后赵,主要构成是羯族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残暴至极的民族,经常以吃人为乐趣。在他们抓到汉族女子之后,晚上这些女子被迫伺候羯族人,到了白天她们就会成为粮食,所谓的“两脚羊”,对于吃不掉的人白天会淹死。根据一些资料,五胡乱华开始时北方汉族人口约为1200万,而到了冉闵灭羯赵政权时,北方汉人已不到400万。
而冉闵,就是生于、长于、亡于这个时代。冉闵是汉人,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县(今河南省内黄县)人。冉闵的生父冉良在十二岁时被匈奴人和羯胡人联合攻打乞活军时被俘,后被石虎收为义子,改名石良。其子冉闵自然成为是后赵武帝石虎的养孙,本名石闵,杀石遵掌握后赵实权后恢复本姓——冉。
历史上有两桩非常著名的公案和争议:一个是汉朝时的李陵究竟是不是汉奸的问题;一个是东晋时的冉闵究竟是不是英雄的问题。
李陵是将门子弟,满门忠烈。为了抗击外族匈奴,自募五千勇士上战场。悍勇对战十万匈奴骑兵,杀敌上万,却因主帅李广利拒不支援而力竭被捕。匈奴人惜其才,想要招降他。他给出了两个条件:一是放他的手下将士回国;二是永远不能让他去攻打自己的祖国。匈奴人确实是爱才,答应了他,还把自己的公主嫁给了他,李陵后来还成为了匈奴的王爷。但是,汉武帝却把李陵因此打成了汉奸,把人家满门抄斩,连帮李陵求情的司马迁都被阉割了。而实际上,李陵还曾刺杀帮匈奴练兵的李绪,自始至终心系家国。只是因为遭此无妄之灾,心如死灰,再也不愿回归故土而已。就是这样一个人,被批判成了汉奸。
而冉闵自幼在胡人环境中长大,勇猛善战,在多次战役中立下战功,最终在350年建立冉魏政权。为巩固新立政权,冉闵充分利用饱受胡人蹂躏的汉人强烈复仇心理,颁布了最令人汉人称道的《杀胡令》:“诸胡逆乱中原,已数十年,今我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讨伐,犯我大汉者死,杀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屠戮胡狗为天下汉人义之所在,冉闵不才,受命于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
在其带领下,受尽欺凌的汉族人开始了反抗。各地胡人被杀,有百万人口的羯族接近灭族,仅邺都一地三天内被杀的胡人就高达20几万。面对冉闵领导下的汉人的反抗,胡人无力抵挡,有的返回草原,有的甚至逃去中亚。 若“论迹不论心”,其对汉人可谓是“兴亡继绝”,百分百的民族英雄!
然而,有人却认为冉闵并没有拯救汉民的主观意愿。在他心目中,汉民自始至终是他争权夺利的工具之一。他当汉奸的时候,为了给后赵的主子立功,可没少屠杀汉人同胞;他跟后赵反目成仇的时候,还是与拯救汉人同胞无关,是因为他自己被主子打压了;他颁布《杀胡令》也不是为了解救汉民,而是看到了争取汉人支持的红利,才借汉人同胞之手去帮他清除异己。其次,冉闵对于胡汉的民族立场从来就不坚定和鲜明。冉闵在颁布《杀胡令》之后,很快进入了与后赵残余势力的消耗对峙阶段,在急剧的消耗之下,冉闵的压力与日俱增,他想争取胡人武装的支持,又自我打脸地恢复了“大单于”这个胡人专属岗位,并让他儿子担任。为安抚群胡,又杀掉了劝他斩尽杀绝胡族、羯族俘虏的光禄大夫韦謏。
孰是孰非,至今仍是争论不休!“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历史本来就是让后人评说的,这也是历史趣味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