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红
“ 心灵地图 ”
心灵地图,是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的一个说法。派克写过一本在世界范围非常受欢迎的心理学畅销书《少有人走的路》 The Road Less Traveled ,台湾版的书名则叫《心灵地图》。
什么是“少有人走的路”?
就是认识自己成为自己的这条路,这条路的确是很少有人能走完的。
什么是心灵地图呢?
派克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根据童年时的经历,形成了一张心灵地图,并靠这张地图活在这个世界上。这张地图,在童年时的环境中是适用的,然而,我们进入到更广阔的世界后,如果还是沿用这张老地图,那就会走错路,所以我们要及时修正自己的心灵地图。
“生命逻辑”或“心理逻辑”
理性情绪疗法说,非理性信念三个基本特征:
绝对化要求
过分概括化
糟糕至极
但实际上,如果没有认真反思的话,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分概括化”这个问题。
我们都是把在童年时形成的一套生命逻辑过分泛化,当成了在所有情景中都使用的心灵地图,如果我们再自恋一些,就会把这些东西视为真理,但实际上这都是太热爱自己的人生经验了。
✨问题1——处理关系不应该是双方共同努力的吗?单方面的接住坏是不是会将关系的天平打破?那作为释放投射性认同的一方应该怎么做呢,如何修炼才能逐渐减少在关系中使用这种投射性认同呢?
从思维层面回答非常简单,就是深刻地认识到,“坏”只是没有被看见的生命力。
生命终究是一场修行,需要我们在体验层面将这个活出来,这实在没有简单的道理,甚至道理一说,也说不定是错的。
所以,这才是“少有人走的路”。
鲁米的诗
有一片田野,它位于
是非对错的界域之外。
我在那里等你。
当灵魂躺卧在那片青草地上时,
世界的丰盛,远超出能言的范围。
观念、言语,甚至像“你我”这样的语句,
都变得毫无意义可言。
————————————————————
问题2——
想要破解自己的生命逻辑,是否就是之前专栏内容中讲的,不断重复感知过去,然后在关系中逐渐疗愈自己呢?
自己固有的生命逻辑,也是保护层,就像是我们的外壳,用来和这个世界打交道时保护自己的。
我们需要借助这个外壳,慢慢地去认识这个世界,别急着把自己敞开。不仅观察外部世界,也观察自己的内在世界。当然不仅是观察这么简单,也包括我们这周讲的转化我、你和关系中的“坏”。当我们越来越体验到好时,就会逐渐地将这个外壳打开,甚至放下。这个过程不能着急。至少需要知道,我们持有的这一套生命逻辑,并不是真理,它只是我们每个人的一套心理逻辑而已。
➡️我的生命逻辑...只是符合我的状态而已
————————————————————
✨如果接住关系中的坏以后,对方依然继续该怎么办呢?继续去接吗?我和男朋友在一起时,我发现我接住他的坏以后,他的情绪投射不成功就会继续,直到我成功地被他投射发飙了,他会冷静一晚,再来哄我并道歉。这该怎么破呢?还是我耐心不够?
我们需要增加自己武器库的武器。有时候,可以去接住关系中的坏,有时候,也可以发飙,说不定反而会让对方镇静。
当我们的内在心灵还没那么圆润时,这些首先是招数、策略,是头脑层面的努力。但这些招数都很重要,如果在关系中只能使用一招,那问题就太大了。
在关系好好坏坏的游戏中,两个人不断地真正亲近彼此,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治疗之旅。
➡️相爱的两个人要亲近彼此...
————————————————————
投射性认同都是先“爆”掉的一方使用的逻辑么?我怎么知道是对方用了这个机制,还是我先用了这个机制把对方搞生气了,然后他才对我用这个机制呢?
这是一个好问题。有时的确很难分辨,到底是谁的错。不过,我觉得应该是看事情是谁启动的。谁最先启动了第一步,谁就可以去看看自己的完整心理过程,是不是有投射性认同。比如在和偶遇的陌生人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到事件是谁发起的。然而,在亲密关系中,这就会变得复杂很多。
可以想象,一个支配者和一个依赖者,他们的游戏丝丝入扣,有时候很难分辨,他们关系中的怒火,到底是谁点燃的,但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可以看到自己是如何把“坏”投射给对方,如何点燃了对方的怒火,然后自己又是如何发出威胁性信息的。
————————————————————令我困惑的是,投射性认同的动力是什么呢?它破坏关系,也没提供好的体验,好像也没满足自恋。如果它是一种防御机制的话,它防御的又是什么呢?证明我是好的你是坏的吗?那这是不是虚体自恋的表现呢?
投射性认同有两个根本,
一是建立关系,
二是把自己处理不了的“坏”,投射到对方身上,投射到关系里,希望借助关系看到自己的“坏”,同时也借助关系的力量转化这个不能被自己心灵接受的“坏”。
和投射相对应的一个词,叫“内摄”。大致可以理解为,我们需要把自己的内心投射到关系中,然后又会被关系互动的这个外部情景,“内摄”到自己的心灵中,心灵因而改变。
这时最可怕的是,自己投射了一个“坏”出去,而外部世界又回给了自己更高级别的“坏”,于是自己内在心灵中的“坏”或阴影部分变得更为严重。
————————————————————
有时候自己处理不好这份坏,是应该将这份坏转给第三者还是自己消化,做一定处理再传出来?如果两个人不经过第三者就能处理“坏”了,那是不是不需要进入三元关系也能比较好地处理二元关系?
二元关系,比一元世界更能处理“坏”;三元关系,自然比二元关系也更能消化处理“坏”。
这里面没有“应该不应该”,我们首先应该把复杂的心理机制勾勒出来,然后如何使用,就是我们自己的事。
————————————————————在大师和女孩的故事中,同样的场景,把大师和女孩换成父母和孩子,当孩子出现这样的情绪,父母以抱持的态度接住他,是不是可以让孩子慢慢变得更平和,不那么暴躁?又或者,孩子看到父母每次都这么好心的接纳他,他会变本加厉吗?
如果是父母和孩子,特别是幼小的孩子,大师的这种做法,就太容易收到效果了。第一,孩子自身的破坏力比较弱,容易被抱持住。故事中的大师有时会被女朋友打的,要抱持住真是很不容易,而幼小的孩子,父母很容易能在现实层面抱持住他们的破坏力,相反是处理孩子投射来的“坏”时,对很多父母构成了挑战。
第二,孩子的心灵是通透的,“坏”累积得不多,同时也还没有发展出厚厚的保护层,所以一旦“坏”转化成了“好”,孩子立即会接受到。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父母真是做到了以上两点,那么不用担心会纵容孩子,或者孩子会变本加厉。当然父母也是可以拒绝孩子的,对此,心理学家科胡特有一个充满诗意的术语“不含敌意的坚决”,意思是我坚决拒绝了你,但我是没有敌意的。
最近我也有一个很有感觉的说法:我并不希望世界完全如我所愿,那样就太孤单了,我希望有一个我的愿望不能实现的边界,而在边界之外,有一个充满善意的你在那里。这样就意味着,我被拒绝时,我也清醒了,而同时我看到,在我的外面有一个爱我的你。
————————————————————
有没有一种人既是依赖者又是支配者呢?听了这周的课,我觉得自己有时候是依赖者有时又像是支配者,这是自己误解了吗?我是依赖者的时候就是虚体自恋,我是支配者的时候就是暴怒型自恋,这不会是有点精神分裂吧?
依赖者和支配者,是可以比较容易地相互转化的。
“内在关系模式”这个概念,我们的人格其实是一种内在关系模式,这个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外部世界,就塑造了我们的外在关系模式。
所以,依赖者和支配者这么容易走到一起,那必然是,他们的内在关系模式都是一个“内在的支配者”和一个“内在的依赖者”,只是,有时候一个人认同了“支配者”,而把“依赖者”投射出去,有时则相反。
当然对于极端的支配者和依赖者来说,这种转化并不容易,因为极端的支配者会难以接受无助,而极端依赖者难以接受支配,他们都把这些视为“坏”。但极端情形下,比如一位支配者被狠狠打败了,他就可能会瘫软成严重的依赖者。
————————————————————
如果是一个拥有界限意识的人,那么还会受到支配者的控制吗?或者说,当支配者侵犯我的时候,是不是我的边界感有问题?
一个拥有强大界限意识的人,自然不会轻易接受支配者的控制。不过,一个心灵强大的人,有时貌似是在服从支配者,但对他而言,这其实是一种明智而主动的选择。
如果你在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不断遇到支配者侵犯你的边界,那自然是你的边界感有问题。
➡️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做自己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