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的故事
今天的写作内容,与第一天的主题“为什么写作”呼应。从小到大,看过的书,读过文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自己观点的形成以及看世界的角度。有表达欲望的时候,也会拿笔记录下来,有电脑后,更是喜欢在敲打键盘中完成一篇满意的文章。偶尔会白日梦般遥想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会公开出版一本书籍,可能是小说、可能是杂文、也有可能是心灵鸡汤。
4年前看了潇洒姐的系列书籍,认识到文字的力量,感慨这样活色生香的生活是多么带劲,能用文字将这样的经历、观点记录下来并让他人感知、认可甚至是成为读者成长的一剂良药,如此具有成就感。潇洒姐的文字和经历以及生活的态度,对“上进”的诠释,不偏激不走捷径,而是给出了步骤与方法,肉体、灵魂,对这两者的塑造能够雕刻最直观的自我个体。
短短几年,目睹着趁早团队的发展、壮大,趁早星人的不断加入、汇集,潇洒姐的书籍文字包括后期的视频,是很重要的载体,通过这些才能认识、了解并加入趁早。所以,这是文字的力量,确切地说是同频人员通过文字汇聚在一起。
很多不同时代伟大的作家可能离我们生活太远,感谢网络与新媒体的发达,潇洒姐就像是生活在身边的一个标杆,文字可被大众阅读,形象可被社会识别,观点可被读者认可,绝大多数的趁早星人或多或少都会以潇洒姐为生活的榜样。
曾也有过高密度阅读时段,不过随着杂事的增多,阅读时间被挤压,长时间没有输出,或者偶尔有观点想表达的时候,也因为懒而终止,但内心一直纠结,希望改变。
在看到写作100天训练营活动时,想以此为契机,推自己一把,以打卡的外界压力让自己能够坚持输出100天,不管写得好坏,起码“开始写,写完它”。这100天里,有认真准备,耗时1、2小时输出千字以上的,也有实在不擅长不知道如何下笔的,就记录了自己对该主题的无措、迷茫和无奈,甚至,还勇气可嘉地投了稿。
就这样,坚持下来,今天居然已经是第98天了,写作能力有没加强我不知道,但是我在持续输出,连“请假”这个功能都没有使用。而且,一个最大的进步就是,我观察更加细微,细节描写能力有所增强。但也发现了自己的短板,那就是阅读量不够,尤其是名著的阅读欠缺,阅读种类单一,有些作者、文章,甚至都未曾耳闻;而且没有注重日常的素材积累,即使有觉得好笑的、有意义的语句,也没有刻意记录,听过笑过就随风而过了。
发现了自己的短板,需要有意识地去弥补,运用课程中的写作方法,勤加练习,记录生活,开发脑洞,然后,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