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派领袖之一梁启超在流氓海外之时,为晚清权臣李鸿章作传。洋务运动失败了,维新运动失败了,两者有必然的联系,但梁启超与李鸿章并无直接的交情,甚至是两个相互对立的人物,梁启超却能公正地评判李鸿章:“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李鸿章凭着谋略、勤奋与时运打败捻军,彻底消灭太平天国。清王朝从此消除内乱,继续苟延残喘。这是他人生的高峰,从此之后,历史的必然性,注定了他的失败。他兴办洋务,学了洋人的皮毛,没有使羸弱的中国强大起来。他搞外交,可谓是全世界不知有中国却知有李鸿章,但还是一次又一次签下不平等条约。这是因为他只知道有军事,却不知道还有民政;知道有外交,却不知道还有内政;知道有朝廷,却不知道有国民。他每天责备他人看不清楚时局,而他自己对时局就没有弄明白;每天责备他人搞派系,旧习气难以消除,而他自己的派系、旧习气跟那些人比起来也不过是五十步和百步的区别。
李鸿章只能是时世造就的英雄,而成就不了改变时世的英雄。俾斯麦讲了句很实在的话,“既然做了大臣,以至诚忧国,想来没有不深获君心的,唯独与妇人小孩共事,就很无奈了。”李鸿章只是一个忠实的汉人臣子,他没有霍光、曹操那般“挟天子以诸侯”的野心。所以,他成就不了属于自己的真正辉煌的事业。这是破不了时局之忠,这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儒家之忠。
李鸿章当时权倾中国,闻名世界。但是,满族人统治的大清王朝是有私心的,它不可能让一个汉人官员独揽大权。这是清王朝的私心。然而,李鸿章也是有私心的,这一点与历史上的权臣并无异样。同样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死后,家产仅有成都的八百棵桑树,而鸿章却以豪富闻名天下。君子爱财,取之有度。但是,多少君子啊!却在财富面前迷失自己,阻碍了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