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躺在床上跟著手機裏明道經學館的順成老師古音吟唱《聲律啟蒙》,發現所謂古音吟唱,其實並不強調音樂性,聽起來更接近讀誦。總結一下,抓住了平仄和節奏的要點,閉上眼睛感受那個音律,是一種單調的回環往復,然而卻讓人感受到韻律鏗鏘而又平實古拙的音樂美。
一直以來,關於吟誦,很多人,包括我都陷入一種誤區,會刻意追求一種旋律或者音調,力求好聽而忽視了文字所要表達的內容和情感。想起葉嘉瑩先生曾說過,中國的吟誦不是歌唱表演,它就是在一種單調的回環往復中體會文字的深意。有次就目前流行的各種吟誦調的問題請教張本義先生,先生說吟誦的根本不在調上,吟誦就是讀書,是體會了作者通過文字所要傳達的情感的自然表達。
終於明白了為什麼當我腦海中帶著吟誦的念頭去吟誦詩詞古文時會覺得不自然了,一方面我把吟誦和作品分割開來了,而對古人來說,吟誦是他們最自然的表達,詩文是這麽作的,也是這麽讀的,音與義是一體的,情感自然流露,毫無造作。另一方面,我們如今失去了吟誦的傳統,百年來西方朗誦的方式根深蒂固,加上語言的變遷導致大多數人無法在讀古詩文時正確辨識出入聲字,這樣在讀古詩文時很難再現和體會古詩文的音韻之美。蘇東坡曾說過,三分詩,七分讀。而本來聲音之美就是古詩文的生命所在,是漢文字獨特的魅力,如果不懂得正確地讀,詩歌之美就失卻大半了。
人很容易對自己陌生而又新鮮的事物感到不安,總想給它加上自己的東西,裝飾得更華麗些。當然,廣義的吟誦不排斥愉悅人心的音樂美,聲詩、琴歌等也是展演古詩文的最高級的形式。然而回到文字本身,單是正確地有節奏按平仄讀出每一個字,音樂美,結構美,情感美都已經蘊蓄其中了。大巧若拙,返璞歸真,詩歌本是源於音樂母體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