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父母都习惯用金钱或礼物来奖励孩子,直接、省事,又显得豪气十足。“儿子,这次期末考试全班第一,老爸就给你10块钱”,这是小学生一年级;“儿子,这次期末考试考进前三,老爸就给你100块”,这是小学五年级;“儿子,这次期末考试考进前十,老爸就给你买个手机”,这是初中三年级;“儿子,你小时候挺爱学习的,学习成绩也好,给你10块钱,就能乐一天,现在怎么一点不想学习啦”,这是高中二年级……如果你是习惯用物质奖励孩子的父母,就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对物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学习积极性却越来越差。这是为什么呢?先看一则故事吧。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告诉孩子,自己没有钱付给他们了。
孩子们勃然大怒,“没有钱,我们可不为你玩了!”他们立刻离开,从此再也不来了。
这个故事大家都听过。故事里的老人一定是个高明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家。他成功的利用了强化和消退两个心理学原理,把孩子们“寻找快乐 ”的内部动机,变成了“为了赚钱”的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持久的、稳定的,而外部动机是暂时的、易变的。当引发外部动机的条件“能赚钱”消失了之后,孩子“玩”的动机也消失了。如果这个故事是真实的,那么老人很残忍。为了达到自己重拾清静的目的,却让孩子们从此失去了对玩耍的兴趣。
孩子刚开始玩的时候,并没有想得到什么外部的奖励,“玩得开心”就是最棒的结果。老人用“奖金”成功地把孩子们的注意力从“开心的情绪”,转移到“金钱的收益”上来了。同样,孩子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学习新知识的好奇心、探索时的成就感、不怕困难的积极自我评价……这些孩子内心深处的喜悦都是孩子持续学习的动力。当孩子取得好成绩时,他正为自己的成功而自豪,为自己的努力而骄傲。这时,父母用金钱或者礼物来奖励孩子,就象故事中的老人一样,把孩子学习中自发产生的,对“快乐”的关注改造成对“物质奖励”的关注。
“如果我考了第一名,就有十块钱”……孩子不再是为自己学习,而是为“十块钱”学习。孩子不再去关注学习中的坚持,也不再关注成功后的兴奋,他的眼睛只盯着“十块钱”。再好吃的东西吃久了也会吃腻,何况是那么辛苦学习后的“十块钱”。“十块钱”第一次,“十块钱”第二次,“十块钱”第三次……“十块钱太少了,我学习划不来,最少得二十块吧”,孩子的胃口越来越大、越来越难以满足,最后一千块钱的手机也许都提不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什么叫做兴趣,就是你做了之后觉得快乐的事,所以你才会反复做。有父母疑惑,昨天你不是说学习本身是“不容易”的吗,那不奖励,怎么让孩子觉得快乐呢?学习确实“不容易”,就像我们爬山,太矮的山,我们没有兴趣,太高的我们会望而生畏。我们最喜欢挑战的是那些“不高不矮的山”。爬山固然很累,但到达山顶后的征服感足以弥补,这样我们才有了才会有一次次的出发。孩子的学习也和爬山一样,孩子在一次次征服“不高不矮”的知识山峰时,体验到超越自己的兴奋,这样的孩子会觉得自己很棒——人生不设限。
最后,还要补充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奖励孩子也不一定是非要他下次考得好,就是觉得很高兴,想表达对孩子的肯定。那这时候可以怎么奖励孩子呢?不妨试试“活动产品奖励法”,就是让孩子去做他最喜欢做的事,如果这件事恰好是父母也可以一起做的,那就再好不过了。
“儿子,这次你考得很好,爸爸妈妈开心的不只是成绩,更是你在学习中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的精神。我们暑假一起去驴行吧,用自己的双脚去丈量新的山峰!”
好啦,今天就到这里。明天再见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