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人自从退休后,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钓鱼上。
钓鱼真不是为了吃,就是为了打发美好的时光。晴天钓,雨天也钓。
昨天冰箱里的鱼刚刚送出一部分,今天又扛着鱼竿出去钓鱼了。我是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这么爱钓鱼,偶尔钓一次,那是生活的调味剂。现在的情况是,不能钓鱼似乎就没有生活。
问题是,每一次钓鱼花的钱比卖鱼还要贵,而钓回来的鱼自己吃得真的很少,不是送邻居,就是送亲戚。
我纳闷一个人还可以这样活:自己不创造价值,还一直在毫无意义地消耗价值。
这样的生活,我一天也不想过。不找一件能创造价值的事情干,我宁可什么也不干,省下钱来装饰一下自己的屋子也比这中费时费力又费钱的爱好要好。
我也不确定这种想法是不是正确,但是我确实有一种满满的压力感。退休了也不甘心被社会所抛弃,总想找点有价值的事情去做。
可是,我除了干点老本行,似乎也干不了什么新东西。在互联网上折腾了好久,收获虽有,却很微薄。又有一种付出多回报少的惆怅。
花了好多钱去报各种班,结果遭遇就是一场画饼充饥、望梅止渴的骗局。
这样想来,我的瞎折腾也不必他钓鱼花的钱少,他花的钱可以换回活蹦乱跳的鱼,而我钱就像烧给亡魂的纸钱一样,灰飞烟灭,什么也没有。
这么想来,他至少还是一个钓渔翁,想钓什么样的鱼,就可以准备什么样的饵料,他有选择的自由。而我就是互联网这条河流里一条闭着眼睛瞎蹦跶的鱼,稀里糊涂就吞了别人的饵料,成了一条倒霉的鱼。闯过一个急流,又跌进一个险滩,每一天还美其名曰“适应新潮流”。
互联网上的渔翁可比现实世界天天钓鱼的老渔翁厉害多了,他们的鱼饵(话术)千变万化,常常用零元低价课来吸引一群努力上进的傻子们,不吃够了苦头,是不知道其中的水有多深,那些个主播的心有多歹毒。
有些事情真的不能想,只能用细思极恐来形容。什么健康管理师、营养师、对外汉语教学、视频剪辑,开抖店、看风水、看手相......
总之,你想学的全都有,可是掏完钱,毛也没学到。原想大显身手,薅一把互联网的羊毛,结果,自己就是那只羊,所有的主播都伸出白骨森森的手要薅尽你身上的羊毛。
百花齐放的互联网,其实暗流涌动。点开互联网,随时被监控,哪有扛着杆子去钓鱼的渔翁轻松自在。各种算法都在算计着你,你就是在无数聚光灯照耀下,躲无可躲的那条可怜的鱼。
可是好奇心又让离不开网的你时时刻刻在不停地刷呀刷,直到刷完自己的时间、耗尽自己的精力,弄不好,从一个陷阱跳进另一个陷阱中,不可自拔。
由此看来,与其在互联网上瞎折腾,还不如扛着鱼竿去钓鱼来得划算。